第8b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回眸2023 展望2024

晋江市第二医院(安海医院): 为“再造一个晋江”贡献“安医”力量

本报记者 李玲玲

2月6日,晋江市第二医院(安海医院)举行2023年度总结大会,全面回顾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并提出新一年医院的工作计划和目标。

回首2023年,安海医院党委强势强力推进“146N战略”(即锚定一个发展目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破除“四种思维”,重点发力六个方向,打造N个特色专科品牌),强化高端资源对接、等级医院创建、医院改扩建等重点工作推进,以抓铁有痕之势压茬推进各项工作,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作为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唯一一所三级综合医院,安海医院将不断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落实晋江市党代会、两会部署,持续深化“146N战略”,高站位谋划学科和人才发展规划,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再造一个晋江”贡献“安医”力量。

推动“医心医意,优化就医环境”专项行动,推动重点工作落地。

锻造过硬队伍

一、党建引领

回眸

2023年初,安海医院党委结合晋江市党代会、两会、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要求,总结凝练提出“146N”发展战略。

抓政治建设

深化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设,有力推动医院各项中心工作落实。

抓作风建设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和重点领域专项监督,推进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

抓纪律建设

高质量承办晋江市卫健系统“生命颜色”廉能杯文艺汇演;建设晋江市第二医院(安海医院)医疗发展纪实馆。

抓文化建设

展望

强化主流引领

强化理论武装

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深化文明创建,争创省级文明单位。

做好党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做好青年学习小组组建和培养。

围绕市卫生健康重大任务、医院各项中心工作等,策划文化项目、宣传报道、推出精品力作,打造“安医”文化品牌。

全面从严治党

狠抓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加强“责任清单”落实。

聚焦学科生态系统构建

二、学科建设

回眸

把牢学科发展方向,推动空白学科建设,加快重点专科发展。

以名医带动名科建设

以深化对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为契机,组建名医工作站,构筑多学科平台,做到“周周有名医,天天有专家”。

推进N个重点专科建设

全面推进内镜中心建设、高起点建设介入手术室、多学科协作推动慢重症中心建设、全方位提升急诊医学抢救能力、着力打造“中医特色名科”品牌、成功与国家级重点专科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护理学科建立专科联盟关系。

展望

聚焦重点学科创新发展

深化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合作,推动医院空白学科创建、优势学科发展。

成立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发展中心,与“复旦系”6家直属医院合作,推进学科共建、实现专家团队下沉。

三、人才聚力

回眸

注重招才引智,强化人才培养

组建“传承”“追光”“追新”青年学习小组;推进“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选派数十名业务骨干前往省外医院进修学习。

科研教学取得新突破

组建医院科研团队,专班推进科研项目申报,2023年申请的实用性专利,发表论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均有新突破。

展望

▲ 加强重点学科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做好2024年硕博人才专场招聘,持续做好高层次医学人才引进;争取各级人才政策倾斜;深化“出江入海”人才孵育计划,继续选送优秀业务骨干到上海进修学习;加强医院自有人才体系建设。

▲ 推动科研教学发展:完成医院教研室建设,探索采取“揭榜挂帅”等形式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各附属医院强化科研项目合作,力争成为省内知名高校非直属附属医院。

全面启动医院扩建工程项目。完成健康体检中心升级改造。启动病房楼(3号楼)2~6层升级改造、妇产科LDRP家化产房建设,完成高压氧舱装修改造。

四、医疗服务

回眸

“软件”提质,服务前移

推行全院一张床,不断深化暖心服务内涵;全省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位居晋江第一,泉州前列;成立晋江首个医疗卫生服务业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全市首家启动“先诊疗后付费”电子凭证推广及应用,医保电子凭证开展率、移动支付开展率等指标名列全市前茅。

硬件提档,设施升级

展望

▲ 立足“环境优”:全面完成病房楼(3号楼)2~6层升级改造及设备安装采购工作,推进门诊楼装修改造项目,推动医院扩建项目完成奠基。

▲ 立足“服务优”:开展“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推动LDRP家化产房服务模式转变。

▲ 立足“人文美”:推动职工书屋、门诊党建连廊建设,丰富职工文体生活;积极与省内外知名媒体合作,擦亮“安医”品牌。

完成十多家一体化村卫生所创建;组建家签工作组,完成网格的家签匹配,医务人员下沉到各院区开展诊疗工作。2023年晋江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东石分院获得第一名,内坑院区获得第二名,包揽前两名。

五、医防融合

回眸

提升医共体医防融合能力

加快紧密型医共体“补短板”

东石分院积极对接高端医疗资源,多个名医工作站落地东石;成功举办“乡贤情,健康行”上海市泉籍医疗专家大型义诊活动;成立全市首家公办医养结合中心。内坑院区、灵源院区通过2023年“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荐标准;灵源院区在全省首创“换证+体检”一站式服务,建设全省首家驾管业务便民服务站。“组团式”帮扶取得新成效,宁夏红寺堡区人民医院在2023年度区域45家医院综合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一。

展望

▲ 推进乡村一体化卫生所建设。

▲ 推动家签工作实质化开展。

▲ 探索建立总院驻村卫生服务站。

▲ 以南翼高新区为立足点,扩大对外联络服务范围。

▲ 推进健康管理中心“提档”,全流程服务内涵升级。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