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期,发生多起案件,诈骗分子假扮银行工作人员,以受害者在银行有贷款额度为由,引导受害者通过手机银行查询、提供非柜面限额及交易流水等,并于见面后以刷流水提高贷款额度为由,现场使用受害者手机银行进行大量资金转入转出交易,实则通过受害者银行卡转移非法资金,导致受害者银行卡被公安机关判定为涉案账户。
晋江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根据规定,银行和支付机构对经设区的市级及以上公安机关认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账户(含银行卡)或者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及相关组织者,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银行账户或者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5年内暂停其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并不得为其新开立账户。惩戒期满后,受惩戒的单位和个人办理新开立账户业务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加大审核力度。
晋江农商银行提醒,消费者如若有贷款需求,应通过正规渠道办理,不要轻信代刷流水、协助办理贷款等虚假承诺。务必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妥善保管好个人银行卡,做到不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谨防被不法分子利用,使名下银行账户成为涉案账户,给自己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商家一收货款就涉诈 警惕这种新骗局
相关阅读
除了以提升贷款额度为由欺骗消费者洗钱之外,近期,不法分子又将目标瞄准了黄金珠宝、高档烟酒等商家,他们以购买手机、黄金珠宝、高档烟酒等商品为名,索要商家的银行卡号,将涉诈资金转入商家银行卡,随后在拿到商品后销赃,完成洗钱。而商家则被认定有涉诈嫌疑,银行卡被管控,致使不少人上当受骗,郭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郭先生经营一家金店,1月8日,一个陌生“客户”微信向其咨询金条事宜,称要购买4根50克的金条,但由于人不在当地,将由一位本地朋友来取金条。郭先生同意了,他的银行账户很快收到10万元汇款。随后,“客户”的朋友如约而至,取走4根金条,金店老板和该男子签订了一份协议,称交易后产生的任何纠纷与他无关。1月13日,郭先生的银行卡因涉诈被管控。经了解得知,这笔转入款项实际上来自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涉案金额10万元,付款人是吉林的一位受骗人员。郭先生的账户被警方认定为涉案账户,被依法冻结。
上述诈骗洗钱的手法相对新颖,导致不少人上当受骗。据了解,该类手法以购买电子设备、高档烟酒、黄金珠宝等贵重商品为主,商品价值大、易变现,商家防范难度大。随着公众合规用卡意识的增强,诈骗分子可用于转移非法资金的银行卡变少,因此“另辟蹊径”打着购买商品的幌子,设法获取交易者的银行卡号等信息,变相将资金洗白。
晋江农商银行提醒,年末将至,不法分子诈骗方式和手段不断翻新,消费者千万要提高警惕,守好钱袋子,以免上当受骗。使用银行卡等进行交易,务必核实对方身份,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诈骗分子利用,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警。坚决不给陌生人银行卡号码,防止间接被诈骗分子当作洗钱的工具。客户提出提供商户银行卡号进行转账,或者提出非面对面收款等方式的,应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