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探索“法院+商会”诉调对接模式

磁灶“法商联调”工作见成效

本报记者 赖自煌 通许员 任聪

2023年,晋江磁灶镇立足辖区民企经济活跃、商会组织强大、乡土氛围浓厚等特点,与本地商会联合设立法商诉调工作平台,探索实践“法院+商会”诉调对接模式,有效推动商事纠纷一站式化解,打造了涉企纠纷多元化解的“磁灶样本”。

近年来,为有效化解各类商事纠纷,磁灶商会与晋江市人民法院磁灶法庭联合创建晋江首个“法商诉调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有效推动商事纠纷一站式化解。

磁灶商会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与优势,搭建行业与法院间的沟通桥梁,充分借助工商联、法院、司法所、劳务所等资源,依托商会贴近行业企业的独特优势及218名商会会员企业,辐射全国各地的171名磁灶镇籍商会会长、副会长等力量,联动全国各地异地商会,将法院诉前调解的触角延伸覆盖到异地“营销大军”。

与此同时,工作室大力发挥商会化解民营经济领域纠纷的独特优势,通过试点开展“人民法院—异地商会—涉诉企业”协同送达机制,形成联动共建的维权工作格局,为企业提供多元的纠纷解决渠道。

据介绍,磁灶法商诉调工作室目前有20名来自司法所、劳动保障服务所、市场监管所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作为驻室调解员,在案件调解中有效发挥懂“行情”、知“行规”、说“行话”优势,协助法官掌握行业标准、补强专业知识,引导双方当事人理性协商,增加了企业纠纷化解工作的实效。

为进一步完善调解制度建设,工作室制定实施了《法商诉调工作室规范工作流程》,有效畅通调解、诉讼、仲裁不同纠纷解决渠道,为涉诉企业“量身定制”最优的纠纷解决方案;制定实施了《法商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及时掌握涉企诉讼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态。

聚焦商事纠纷防范,工作室还先后推出《司法服务企业十大措施》《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法律风险防控提示》等,有效引导企业穿好“司法防护衣”,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记者了解到,工作室成立至今,有效化解磁灶辖区80%涉企纠纷,累计成功化解涉企纠纷460多件,涉案金额4300多万元,调解率71.42%,诉源治理成效明显。同时,针对重点产业园区开展针对性普法,累计送法上门32次、受众2740人;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排查制度,累计排查矛盾纠纷隐患58起;借助辐射全国各地的商业网络、人脉资源,推动跨时空案件的调撤率、送达率明显提升。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