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b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西园:加速释放服务业优质高效活力

第二十四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暨第七届国际体育产业博览会在晋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健康产业园二期项目于2023年2月8日正式开工。

历经10个多月施工,健康产业园二期主体结构封顶。

晋江市现代物流园区

九十九溪田园风光

本报记者 王昆火 秦越 董严军 通讯员 范碧珠

过去一年,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写入中央文件,成为引领全国民营经济发展标杆。西园街道紧抓机遇,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全力实施“1+6”专项攻坚行动,现代物流园区项目加速落地、会展经济复苏势头强劲、葫芦山文教园区项目有序推进,加速释放服务业优质高效活力。目前,西园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9家,限上批发零售企业13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近30亿元。

“城西片区更新改造”“启动双龙路改造”“全面推动九十九溪流域田园风光项目开放运营”等内容写入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全街道上下备感振奋、深受鼓舞。新的一年,大家一致认为,要以双龙路拓改为主轴,构筑生态宜居带、文教商服带、绿色发展带,以及会展经济区、现代物流区、文教产业区、生态休闲区、高端商务区“一轴三带五区”空间布局结构,全力建设“生态宜居西城区、现代服务业新高地”。

西园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清山表示,西园街道将抢抓机遇、奋勇开拓,按照党代会的部署要求,深化实施“1+6”专项三年行动,用好城西片区资源禀赋,从提升经济发展新能级、塑造城乡建设新面貌、打造乡村振兴新亮点、实现民生保障新突破、推动党的建设新作为等五个方面,强化定期调度、比拼晾晒,加快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统筹提升会展经济、物流经济、商贸经济、生态经济的水平,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项目带动

提升经济发展新能级

岁末年初,西园处处涌动着建设热潮,奋进号角格外嘹亮: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车辆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演绎着“速度与激情”,展示着奋力争先的强大气场,记录着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

“我们将奋力推动2024年35个重点项目滚动梯次转化,形成新的投资增量。”张清山告诉记者,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他们将引导更多规模较大的个体工商户“个转企”,精准帮扶发展潜力大、附加值高的企业,推动尽快升规入统;继续鼓励支持新建兴、伟顺机电、澳雷朗、晋特机电等高新技术企业,加强技术攻关,加速科技赋能,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深化项目全流程服务,力促鑫焕物流、维德福物流等重点项目落地开工,提速展志钢铁物流园、万贯仓储物流区、新天物流等项目建设,集聚规模效益,持续打造发展引擎。

日前,记者在晋江西园街道砌田社区的晋江市健康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看到,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工人正紧张有序地施工。健康产业园二期项目于2023年2月8日作为西园街道代表项目,参与晋江市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签约暨百大项目视频连线正式开工。历经10多个月的紧张有序施工,昔日黄土裸露的空旷工地已变成主体结构封顶的施工现场。

“健康产业园整个项目今年下半年交付使用。”晋江市健康产业园项目有关负责人黄枫告诉记者,该项目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2栋建筑内部全部完工,正进行室外园林道路施工;项目二期8栋建筑主体结构封顶,目前正在进行二次结构装修,每天有工人三四百人。据了解,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61亩,总建筑面积约14.6万平方米,项目用途以科研办公为主,含中试基地、科研楼、实验楼及相关公建配套用房;投用后,将有效补齐区域公共卫生短板,有力推进晋江市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发展,促进健康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无独有偶。位于西园街道的晋江市现代物流园区在建项目现场,500多名工人正在加紧赶工期、抢进度,确保新天物流、龙豪物流、耀中物流、万贯仓储、展志物流5个在建项目按时序推进。

“项目去年6月份正式开工,预计春节前主体封顶,今年6月份投用。”新天物流项目负责人陈永彬告诉记者,该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其中物流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综合楼建筑面积约0.5万平方米。“目前,物流建筑和综合楼均施工至4层,每天约有250名工人奋战在建设一线。”

“新天物流、龙豪物流、展志物流园、万贯仓储、耀中物流等5个项目总投资达10.9亿元。”西园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晋江市现代物流园区是西园街道推进“产城人”融合的重要载体。为加快项目落地投产,街道组建工作专班,结合重点项目“帮代办”机制,安排专人跟踪、靠前服务,力促已开工项目早日投产、未开工项目如期推进,推进区域物流中心早日建成。

2023年,西园街道共策划葫芦山文教园、健康产业园、德志物流园、新天物流、龙豪物流、展志物流园、万贯仓储、耀中物流等35个重点项目、年度投资27.89亿元;2024年谋划35个重点项目、年度投资36.26亿元。

会展经济 激活经济发展新引擎

展会是产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蕴含着无限生机和发展潜力。

过去一年,晋江国际会展中心先后举办第五届中国(晋江)国际家装建材博览会、第二十四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暨第七届国际体育产业博览会、第七届海峡两岸食品交易会暨第十届闽台(泉州)食品交易会、2023年泉州家博会、2023年国际篮球博览会等20多场活动、接待国内外专业观众超过30万人次。在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举办如此多的大型展会,折射出晋江在大拼经济、大抓发展背景下作为全国县域排头兵的拼劲和实力。

多年来,在“晋江经验”指引下,晋江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实体经济蓬勃发展。有数据显示,晋江已跃居中国县级市会展业综合实力第一梯队。

“鞋(体)博会、家博会、食交会等都是晋江的老牌展会,这些品牌展会既为晋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是激发西园经济活力的新引擎。”西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斌斌认为,一场盛会搭起一个平台,一个平台带活一座城。这些高规格、大规模盛会,不仅给会展中心坐落地西园带来了人气、商气,也扩宽了西园的发展视野、发展路径。如何以“展”聚力,探索“会展+”模式,更好地将九十九溪田园风光、崎山公园、八仙山公园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非遗竹编、刣狮、南音、洪富故居、浯里裕后铭碑、刘埯塔等深厚的人文底蕴向广大参展商、客商推介,提升晋江城西片区“产城人”融合美誉度,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这是一道思考题,也是一道必答题。

其实,2023年国际篮球博览会、2023NEST全国电子体育大赛年度总决赛举办期间,西园街道在会展中心周边设置了夜间经济集市,引入了后备厢美食车队。果汁、汉堡、玩具……装饰各异的车辆整齐排列,为观众提供餐饮美食、特色产品、玩具周边销售等,借超三联赛点燃会展“夜经济”,增添了更多的“烟火气”。这是对“会展+夜市”模式的试水,期待“会展+”模式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

“2023年办展数量、办展面积均为历史最好成绩。”晋江市明晋会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田宇告诉记者,会展中心的年办展面积达25万平方米,办展规模在全国县域排名第三。过去一年,各类展会、活动的举办,不仅吸引大量游客和参展商,还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展会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城市形象,推动产业升级,增强竞争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预计2024年,线上线下结合的会展形式将更加普遍、展会主题将更加丰富、展会服务更加智能化。”

据悉,晋江国际会展中心于2020年6月投用,总投资9.8亿元、占地10万平方米,这是福建省第三、泉州市最大的会展中心,设有4个室内展馆、1个室外展场、二层的会议中心、中央生态走廊、南北登陆厅和停车场。

协同发力

塑造城乡建设新面貌

“尽快扩宽双龙路,这条路连接机场和高速,还有禾富批发市场,大货车真的非常多,双龙路又小,旁边职校学生一放学真的是堵得不行。”网友“阿YYY”在本报微信公众号推文《速看!晋江“许愿池”重启营业!事关2024……》的留言区这样留言。

西园街道位于晋江中心市区西北部,辖区总面积21平方公里,下辖11个行政社区,福厦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双龙路、博览大道、迎宾路贯穿全区。其中,双龙路拓改涉及苏塘、后间、烧厝、赖厝、后间、王厝、屿头7个社区,这也说明双龙路对西园街道的重要性。

张清山表示,西园街道将立足晋江中心城区西大门优势,加快改造更新步伐,做实城西片区改造前期土地摸底、发展规划、产业布局等工作。同时,加快盘活博览片区闲置土地资源,以统筹指导社区利用“旮旯地”“抛荒地”开展“微改造”“微更新”,持续抓好人居环境整治、社区道路硬化、裸房改造等一批基础性工程,系统开展“三拆一清”、绿化提升、污水管网建设等工作,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效,常态化精细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城镇品质。

“葫芦山文教园区将打造成一个生态、开放、集约、共享的城市化教育园区。”西园街道工作人员陈奕欣表示,该项目方案设计上,采用“十”字轴线作为控制两个地块空间秩序的手段,形成既统一又合理的整体规划结构。园区整体占地面积216.53亩,规划建设内容包括教育、行政服务、公共卫生、商业住宅及周边配套道路等项目,其中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占地面积58.5亩,60个班次;行政办公项目(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西园派出所、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地面积14.09亩;商业住宅小区开发占地面积76.45亩。目前,葫芦山文教园的规划方案已完成修编并录入省信息平台,商住地块被晋江新丝路文旅实业有限公司以5.7亿元竞得,商服地块也已完成土地出让手续。据悉,公共服务区由三栋独立的办公楼组成,承担多项为市民服务的功能,并通过连续的柱廊将三栋楼在形象上连成一个整体,塑造端庄、典雅、开放的城市客厅。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随着双龙路拓改项目提上议程、葫芦山文教园区项目有序推进、九十九溪流域田园风光项目开放运营,霞浯、车厝、小桥3个社区村庄规划编制加快推进,砌田—官前土地综合整治、屿头社区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集合式住宅等盘活利用低效用地项目加速实施,相关社区通过“三资”盘活等渠道,探索集体发展新模式推进,西园全域“颜值”将越来越靓,居民幸福生活成色将越来越足。

屿头社区党委书记洪耿谋告诉记者,过去一年,社区“两委”成员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盘活了社区两块低效闲置用地,为社区集体增收60万元,全年社区集体收入突破500万元;社区还投入400多万元,对社区主干道路面进行“白改黑”,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此外,从2012年起,社区每月还为达到退休年龄的居民额外发放100元养老金。新一年,社区将进一步盘活“沉睡”资产,推进文体活动中心等文体项目实施,借助仕头灌渠流域两侧空地发展采摘园等举措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社区居民创造更高品质美好生活。

“来西园共赴一场‘国潮’之约,用更加年轻化、个性化、流行化的方式讲好西园故事。”西园街道文体服务科负责人范碧珠告诉记者,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街道在崎山公园举办国潮文创设计作品, 现场展示西园非遗竹编、刣狮等西园传统文化,同步展出轻工文创学院广告艺术设计、动漫制作技术、刻纸等艺术设计作品百余件。过去一年,西园街道先后参与举办九十九溪田园风光项目首开区试预热活动、“寻觅西园印记”暨慈善公益行健步走活动、李永波羽毛球锦标赛配套嘉年华活动等10多场文体旅活动,不仅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也展示西园日新月异的城乡新面貌。

张清山表示,新一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西园街道将紧扣“生态宜居西城区、现代服务业新高地”发展定位,围绕“一轴三带五区”空间布局结构,前瞻把握城西片区更新改造契机,用活用好区位、生态、空间等资源禀赋,全力推动现代物流园、葫芦山文教园、健康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用心用情做好“展会+”模式,统筹谋划文创、餐饮、民宿等业态布局,用活用好九十九溪田园风光、崎山公园、八仙山公园等资源,打造宜商宜业宜居宜游的城市新高地,为建设中国民营经济强市贡献西园力量。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