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1b版:菲律宾 上一版   
下一篇

2023年成绩单

2023年

12月28日上午,晋江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晋江市市长王明元代表晋江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爱拼敢拼善拼” 2024年,晋江这么创!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23年

晋江直面挑战、抢抓机遇

在奋力拼抢中追赶发展速度

在聚力攻坚中突破制约瓶颈

在争先进位中引领标杆示范

在“产城人”融合中提升质量效益

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写入中央文件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

保持全国第4

●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指数

跃居全国第3

●首次跻身全国工业

百强县第3

●省集成电路创新实验室、香港理工大学晋江技术创新研究院成功落地

●盘活利用低效用地、园区标准化建设、质量强国建设等多项工作成为全国全省典型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

增长6.5%

●经营主体超31万户

●上市挂牌企业突破百家

●55项“123”争先进位工作

顺利完成

●高铁泉州南站正式通车

●南翼高新区拉开

建设架势

新增多个“国字号”荣誉

入选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县(市)

入列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获评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市

获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

获批国家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

获批全国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

三创园获评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

一路向前,2024年怎么冲?

2024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晋江将扛牢主力领军担当

实施“1+6”专项三年行动

加快构建“一三一三七”发展格局

不断创新发展“晋江经验”

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 增长6%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 增长6%、本级收入 增长5%

规上工业增加值

增长7.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10%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6%

主要做好八方面工作

01

以新型工业化为突破,加快建设中国民营经济强市

❶推动传统产业“向高”“向绿”“向智”跃升。

提速数智转型扩面提质:实施100个数智转型项目;新增企业上云500家以上。

推进高精巨新“四个倍增”:推动高新企业超900家、专精特新企业超100家、战新企业超2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超200家。

提升工业设计能力:引育工业设计机构10家以上;办好首届时尚展会、中国·海峡设计周等设计赋能活动。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施20个节能改造项目;创建5家省级以上绿色制造示范企业。

重塑“一镇一品”特色:擦亮磁灶陶瓷、东石雨伞、深沪内衣、内坑拖鞋、英林尚品等区域品牌。

❷加快新兴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保障晋华、渠梁龙头项目增资扩产,推动杰为、良颐等15个项目投产,落地20个产业链项目。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金。

智能装备产业:实施15个产业智能装备项目;提速创谷等5个智能产业园建设和招商运营。

医疗健康产业:高效运作新希望大健康基金,推进睿斯科、医用同位素等重大项目。

❸构建优质高效现代化服务业体系。

出台企业总部集聚鼓励政策。

开工建设鞋纺城二期。

积极创建省级金融支持共同富裕试验区。

全市基金规模超400亿元。

全面开放九十九溪田园风光、海洋公园。

加快建设滨海旅游带。

布局高端酒店。

扶持民宿业发展。

举办30场重大赛事、30场大型演艺活动。

❹优化完善产业创新生态。

建强高水平科研平台体系:全面运行省集成电路创新实验室;加快香港理工大学晋江技术创新研究院、中科华清精细陶瓷研究院、咸阳陶研院海西研发中心建设;推进国科大智能制造学院、福大晋江校区二期、福大微电子学院建设;创建国家级高端绿色鞋服制造业创新中心。

多维推动成果转化落地:举办首届全国纺织鞋服新质生产力创新大会、首届晋江科技博览会、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

集聚创新创业人才支撑:落地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10个、设立人才科创基金。

❺做强现代化产业载体阵地。

建成产业空间超600万平方米。

再推动100家入园企业投产达效。

推进国际芯创港、中科先见IBT融合创新等76个项目。

提升53个标准化园区。

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02

以供需两端为重点,巩固经济向好态势

❶提升纾困解难实效。

新增经营主体5.6万户、规上企业350家。

深化龙头企业培优扶强工程、腰部企业成长工程。

❷强化投资消费拉动。

签约招商项目200个。

实施本地增资扩产项目350个。

实施1217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超1700亿元。

建成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平台。

推动山姆会员店正式开业。

❸拓展内外市场渠道。

组团参加境内外展会80个以上。

举办百场企业订货会、微展会。

常态化开展“以侨为桥,贸促优配”系列活动。

加快布局海外展销中心、海外产业园。

03

以产城融合为目标,做优做强城市平台

❶增强规划治理能力。

开展省级详细规划改革试点。

推进29个专项规划编制。

❷统筹推进强主优辅。

有节奏推进晋东新区建设。

启动西滨镇域全面更新改造。

推进高铁、科创、紫帽等新区31个项目。

有序推进安海北环-龙山寺片区、英林城镇改造、东石古镇活化等片区开发建设。

❸完善综合交通体系。

协同启动晋江隧道、城际轨道R1线项目。

启动中心城区交通综合治理三年计划。

加快中环城路建设。

整治20个交通易堵点、事故多发点。

❹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推进17个城市更新项目。

完成25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

建设3个完整社区。

创建一批省级“美好家园”小区。

编制城市家具导则。

04

以要素挖潜为关键,拓展更大发展空间

纵深推进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

推动800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解决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600亩。

盘活低效用地7000亩。

推进电力补短板工程。

深化碳排放权和排污权交易试点。

保障重大增资扩产项目用地用林和排污需求。

05

以营商品牌为核心,提增发展动力活力

探索建立智慧政务“大模型”。

打造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大厅。

设立行业性企业维权援助中心。

深化“打假治敲”等专项行动。

实施137个实体化运作项目。

搭建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平台。

建设华侨博物馆。

争取恢复对台直航。

06

以宜居宜业和美为追求,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建设高标准农田5800亩。

加强国家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

推进30个集体增收项目。

带动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超75万元。

推进乡村建设项目500个以上。

培育一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村、泉州市整镇推进“五好”乡镇。

完成宅基地改革“两项试点”。

打造8个集合式住宅示范项目。

07

以治理攻坚为抓手,打造生态绿美晋江

❶打好水环境治理大会战,让水清岸绿、滩净湾美成为常态。

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初验率达86%以上。

实施120个治水项目。

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80%。

❷打好矿山生态修复攻坚战,让青山翠绿、草木葱茏成为常态。

开展矿山综合治理“百日攻坚”。

完成40%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修复。

❸打好大气污染防治保卫战,让天朗气清、繁星闪烁成为常态。

推进40个大气精准治理减排项目。

植树造林5000亩。

提升8个公园绿地。

08

以民心民生为根本,让美好生活更加可及

❶让社会保障更暖心舒心。

新增50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探索人才限价房。

出台生育支持政策。

投用运营社会福利中心二期。

新增1138个托育位、500张养老床位。

开办12个长者食堂。

“四帮四扶”200户困难家庭。

完成60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❷让教育供给更优质均衡。

新增优质学位1万个。

力争高中升学率达60%。

启动基础教育“大先生”公益支持计划、“四教”十年梯队建设行动。

开展百所学校家长学堂试点。

建设10个学校自办食堂。

实行最严格的校园餐食材采购和安全管理。

❸让医疗体系更优化健全。

实施22个医疗卫生项目。

支持市医院争创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加快推进和敏医院、晋中医院项目。

争创全国基层中医工作示范市。

推动与兰州大学附属二院合作项目落地。

新增20家一体化卫生所、30家村级中医阁。

❹让文化文明更繁荣惠民。

实施9个保护修缮项目。

支持金交椅山窑址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实施“晋江记忆”工程,评选新一批非遗人。

举办百场文化惠民演出。

启动建设晋江美术馆。

❺让城市运行更安全可靠。

启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升级改造万户家庭燃气安全设施。

全面运行市镇村三级社会治理中心。

建设市级“邻里之家”。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