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荣汉 董严军 通讯员 王真真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作为国有大行,中国建设银行晋江分行始终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致力于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成长伙伴,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通过深化新金融实践,以金融科技赋能、创新融资产品、加大金融供给等举措,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痛点,引金融活水“栽树”,助民营企业“成林”,精准赋能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做优。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建行晋江分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52.72亿元,较年初新增45.54亿元,居全省建行系统内首位。
强化民营企业金融服务
立足自身优势
实体经济,是“晋江经验”的鲜明特色,是晋江发展的活力所在、优势所在。而在当前晋江30万户市场经营主体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8%,民营企业创造的产值、税收、就业岗位占比在90%以上。
“一直以来,建行晋江分行积极履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责任担当,全面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部署,发挥综合化经营优势,不遗余力地支持晋江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建行晋江分行行长潘汉彬表示。
多年来,建行晋江分行根据晋江各镇街行业特点,融入纺织鞋服、食品饮料、纸业、建材陶瓷等晋江众多支柱产业中,通过持续提供信贷支持、减免企业金融服务产品费用、降低企业转贷成本、强化企业帮扶对接等各项举措,切实为民营企业减负。同时,该行积极用好用足信贷资源和优惠措施,强化提升对区域实体经济的信贷供给能力,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绿色信贷、高新技术、农业及相关产业等重点领域贷款投放,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五年来,建行晋江分行已累计为晋江当地企业提供了超2000亿元的表内外信贷支持,以专业的金融服务助力晋江纺织鞋服、食品饮料、纸业、建材陶瓷等制造业支柱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其中,先后为当地民营企业办理了全国建行系统首笔票据池收益权转让同业投资业务、在全省率先突破票据资产收益权转让产品等创新业务,为某大型民营企业发行熊猫债50亿元,不仅成为建行系统发行的首笔非金融企业熊猫债,还创下了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恒生指数成分股第一只熊猫债”“民营企业第一只熊猫债”和“当期发行利率最低的熊猫债”的三项第一。
建行晋江分行还坚持用好存贷款定价授权延期、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白名单政策、省工信厅技改贴息政策、省财政厅中小微企业提质增产争效贷款、人行专项再贷款、纾困贷款政策等各项差别化政策,加大资源挖潜力度,做大做优民营授信企业规模。该行还搭建政府性源头平台,在全省率先上线 “公司登记申请”小程序,并在行政服务中心建立“企业开户免费代办点”,延伸服务触角; 与晋江产业发展投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芯”制造园区搭建“园区+金融+产业+数字化”业务模式,搭建全省建行首个“智慧园区管理平台”。
近年来,丰富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为民营企业提供高效的融资服务,已成为各银行的发力点,建行同样如此,依托“双大”(大行业、大企业)客户,批量服务民营及小微企业。
潘汉彬介绍,建行晋江分行利用网络供应链融资产品,为民营企业及其上下游提供供应链管理和配套金融服务,便利链上民营小微企业获取低成本融资。该行主动对接晋江市科技局、科协和三创园,制定科创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并与三创园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积极为园区入驻科创企业提供含结算、融资、股权投资、理财及个人金融服务等综合金融服务。
同时,梳理重点技改项目、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等客群,引导开展精准营销服务,加大对区域内新材料、新能源、技术转型升级等新兴产业的支持服务,重点推进绿色信贷、科技创业贷、科技转化贷、项目前期贷款、园区建设贷款、厂房购置贷款等信贷产品。
为民营经济发展再添动能
金融科技赋能
金融科技的日益兴起,为服务小微企业客户提供了新的风控技术和条件。中国建设银行以历时六年打造的“新一代”核心系统为基础,破解小微企业征信难题,创新“小微快贷”产品,实现自动化审批,构建“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一价式”收费的“三个一”信贷模式,大幅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综合成本。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的痛点难点,建行晋江分行加大普惠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信贷支持力度。除线下推进速贷通等产品业务外,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从交易、结算、纳税、采购等不同场景切入,形成“云”“快”“善”数字化普惠金融产品谱系,持续不断迭代升级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体系,全方位满足普惠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同时,建行晋江分行积极推广“商户云贷”“商叶云贷”“首户快贷”“善营贷”“善担贷”及个人经营抵押类信贷产品等主打专属产品,持续支持普惠个人客群;深化农业产业链场景,依托“裕农快贷”“裕农贷”产品包,加快“闽福贷”等新产品落地;持续推广乡村振兴贷款,切实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
潘汉彬介绍,近年来,针对小微企业“缺信息、缺信用”的融资痛点,建行晋江分行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持续丰富小微快贷系列产品。通过大数据挖掘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建行晋江分行逐步整合工商、纳税、征信、用电、结算流水等内外部数据,大力推广“小微快贷”系列线上信贷产品、个人经营快贷产品、“善”系列、抵押快贷等多项普惠金融产品,扩大普惠贷款覆盖面。同时,优化申贷流程,依托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建行惠懂你”App等线上渠道,实现“全流程、全线上、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大大提高智能体验。
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建行晋江分行累计投放普惠金融贷款95亿元,贷款余额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较年初增幅达25.60%,服务客户数近7000户。
焕发民营经济新活力
优化金融供给
近日,晋江市东石镇的胡萝卜种植户黄先生成功办理了25万元胡萝卜种植客群专项贷款额度,年利率最低仅需3.55%。该笔贷款获批后,黄先生可以根据自身融资需求,在额度有效期内按需支用,并按实际支用金额按日计息,有效节约融资成本。
“针对胡萝卜种植的专项贷款,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按照银行要求提交手续后,当天就成功办下来了。” 黄先生表示。记者了解到,黄先生办理的贷款项目是建设银行晋江分行针对晋江市胡萝卜种植客群推出的专项普惠金融贷款产品。该产品主要针对胡萝卜种植客群投放,为农户生产经营提供信用类贷款。
黄先生的胡萝卜种植基地已经经营了十余年,大部分时间主要种植胡萝卜,换季时种植甘薯、西瓜等农作物,同时兼营农业化肥材料。农场一直经营稳定,但由于农产品受气候影响较大,不确定因素较多,基地存在一定的资金需求。近期,建设银行东石支行工作人员和东石镇农办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黄先生的资金需求后,综合考虑农场及农场主信用状况、经营情况,及时匹配适合产品,现场直接为黄先生线上提交申办材料。当天经过后台审核后,黄先生就成功申办了25万元胡萝卜种植客群专项贷款额度。
根据客户需求,优化金融供给,提供适配的金融产品,让金融服务更加精准,这正是建行晋江分行创新驱动力的一个缩影。
鞋纺善担贷、“汇担快易”产品、农户特色产业信贷……近年来,建行晋江分行不断创新融资产品,精准适配民营企业多元需求,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痛点难点。
潘汉彬表示,针对晋江纺织鞋服产业采购主体企业众多这一特点,建行晋江分行创新推出的“鞋纺善担贷”,实现了全省系统内首笔业务落地,有效破解市场采购主体融资难题。该产品针对国际鞋纺城商户及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服务于入驻商户的出口企业,以企业经营为授信基础,由国家融资担保机构提供批量担保,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客户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帮助企业保订单、拓市场。“汇担快易”则是该行结合晋江市政府创新设立的“汇率避险担保增信”机制,依托“小微快易”和创新担保,引入政策性担保公司减免远期结售汇交易初始保证金,降低小微企业汇率套保准入门槛,有效降低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成本。
2007年起,该分行开始为辖内某大型综合性体育用品公司提供融资支持,打造了包含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网络供应链融资等产品在内的综合融资方案,配套企业网银、现金管理、银企直联等结算产品,并建立重点民营企业绿色通道,实施精准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在竞争激烈的运动鞋市场迅速抢占三、四线城市市场份额。
针对其上下游企业面临融资困难、供应链失衡等问题。该分行创新推出“e信通”网络供应链金融业务,将金融活水引流至核心企业链条上的民营企业,为相对弱势的配套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目前已累计为83户上游链条企业办理“e信通”业务合计1122笔,金额近22亿元,有效带动产业链条上下游协同发展,提升了整体竞争力。
支持民营企业“出海掘金”
整合金融资源
某体育用品公司主要从事运动鞋生产和销售,大部分产品外销,订单主要来自欧洲知名连锁零售企业。为提升竞争力、增加欧美市场占有率,该公司于2020年启动境外投资项目,在缅甸新设全资子公司,投资总额为520万美元。
建行晋江分行主动靠前服务,在企业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后,第一时间为企业办理ODI业务和投资款汇出业务,有效助力企业走出国门探索高质量的“一带一路”发展之路。截至目前,该企业累计通过建行汇出投资款226万美元至缅甸。
据了解,为积极助力民营企业走出去,多年来,建行晋江分行持续整合金融资源、联通境内境外、对接线上线下,为晋江外贸客户提供了全方位、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金融服务。2020年以来,建行晋江分行已先后为多家企业办理了对越南、缅甸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直接投资款汇出业务,累计6300万美元。
为了让跨境金融服务更加便捷,该行还优化了“易通单证”的出口业务特殊服务方案,推出“国结优享”服务方案,覆盖了国际结算业务的全流程,赢得了客户的赞誉。此外,该行积极借力建行“跨境e+”平台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全方位推广线上收付汇、网银结售汇、跨境快贷等产品,赋能外贸企业远程办公,便捷高效的使用体验得到了越来越多国际业务客户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