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首次写入中央文件,成为引领全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
在“晋江经验”的引领下,信泰集团实现了新一轮发展,近三年公司营收年均增幅达26%以上;新产品研发的产值率提升30%;过去5年新技术工艺指标提升50%;智能制造的信息化覆盖率达到100%,研发中单率提升20%;生产效率提升8%,物料损耗每年降低5%,降低人力成本5%……
去年,信泰集团制定了经营发展核心战略——“单聚焦、多品类、全球化”,要将自身打造为一家在全方位都有竞争力的纺织科技企业。
信泰集团奋勇争先,正以自己独有的发展路径——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协调发展,实现自己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智数蝶变 智联智造
01
不久前,信泰集团以5G智慧工厂项目成功入选《2023年5G工厂名录》。
在5G“牵线”下,信泰科技人机联合,在降本稳产增效上跑出新高度。有统计数据显示,“信泰5G智慧工厂”项目落地后,信泰科技模具维修成本下降30%;设备运转率提升20%,单位成本下降10%至20%,生产效率提高10%,产品不良率下降10%,运营成本降低6%。
作为打造5G工厂的“优等生”,信泰科技在产能、质量、工艺、计划和成本五个方面实现了智能化管理,以及全设备数据5G生产可视化场景的应用。
而在信泰集团旗下的晋江富联漂染印花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泰富联染整公司”)凭借数字赋能,已经实现了整个生产环节的数字串联,日产百吨。
目前,这里已经初步建成了包括5G智能AGV胚布仓、工厂能耗监控和预警、订单全进度跟踪、生产设备数据采集与分析、厂区安全生产AI识别与预警等五大场景在内的现代化染整智能工厂,“生产各环节用数字串联,用数字生产,用数据管理,真是意义上实现了生产数据化。”信泰富联染整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不论是信泰5G智慧工厂,还是信泰富联染整公司的现代化染整智能工厂打造,都是信泰集团众多项目之一。去年,信泰集团实施了包括MES、WMS在内的34个项目和方案落地,并且针对网络建设和服务器进行了重构,启动了信泰数字新基建的建设。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工具的革命,同时也是决策的革命。通过软硬件双管齐下,实现以往由经验主导向数据决策的转变,让企业可以正确做事,做正确的事。”信泰集团执行董事副总裁许金泰介绍,近两年,信泰通过数字化与智能化实现产业升级突破,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快速响应,保持稳健增长。
经过数年来的数字化转型,信泰研发效率提升超50%,研发周期缩短了15~25天,研发成本平均下降了30%左右,产品创新上也取得重大突破,摆脱了国外软件的限制及“卡脖子”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信泰主业多年来数据化转型的沉淀,信泰集团开始对外做数据服务能力的输出,旗下万物智联公司从信泰集团主业出发,向数据产业发展,打造了信泰发展的第二曲线。
万物智联定位于专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是省级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与数字经济“瞪羚”企业,同时也是省级产业数字化服务商。
目前,万物智联已拥有100多家企业客户,涵盖了纺织鞋材、装备制造、建材陶瓷、五金制品、食品工业等支柱产业行业,为制造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高可靠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与增值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增长。
对于集团主业的数据化下一步如何做,信泰集团也有清晰的战略部署,到2030年之前,通过实现“数据+业务”深度融合与重构,全面实现智能化,最终实现一个真正用数据驱动、智能运营的数字信泰。
创新为本 技术为王
02
“这个是我们上周刚接到的任务,要设计生产出具有晋江元素的一双鞋。”日前,记者来到信泰集团时,信泰集团研发中心技术人员正拿着刚刚赶制出来的样本——将安平桥、五店市屋脊和晋江大桥结合速度叠影的概念融合在一起,展示在鞋面上。“现在我们相应的制造工艺都已经十分成熟了,难的地方在于工业设计的理念。”
何为工业设计理念?“就如我们接到的这个任务一样,客户提出了要求,我们要将这种科技感和文化感结合,进行设计的延伸和产品的输出。”该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越来越多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早已跳出了简单的技术需要,而是要具有工业设计的产品输出。
对于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信泰集团用实力回应。就在2023年12月初,信泰集团绿色纺织鞋面设计中心获评第六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这两年,信泰集团还获得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等多项创新荣誉。
近年来,信泰集团高科技新技术产品收入占营收超70%。
“只有技术的进步,我们的产品才能构建更高的壁垒、更难以模仿、更有附加值,企业的竞争力才会更有优势。”许金泰指出,通过工业创新驱动技术创新,带动企业向高档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020年,信泰创立了独立的信泰研究院,围绕解决企业现有重大技术难题、前沿科学探索及创新平台建设三大模块,并针对经编、梭织、飞织、鞋面等品类设有相应的技术开发部,研发团队人员已超过500人,共开展科研项目100余项,申请专利数量共1000多件,有效授权专利达500多件。
信泰集团的创新发展是开放的发展、共享的发展。一直以来,信泰集团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达成战略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产业标准,实行知识产权共享,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形成合作优势互补, 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为产业与行业培养输送技术人才。
“以技术深耕为重点,抓住研发创新这条主线不会变。如今,我们研发目标以新型环保材料、无水染色、织造迭代技术方向为主,践行绿色发展。”许金泰告诉记者,目前,信泰集团智能化纺织材料、绿色环保等环保材料的运用,大幅提升鞋面材料的环保性能。其中,环保材料生产设备的改造,引进无水染色设备,降低水耗和化学用品使用量95%以上。
百年之道,创新为本,技术为王。许金泰坚信,“无数信泰人根植在各个平凡岗位,以技术能力为核心,在研产供销服各个方面不懈奋斗,专注细节,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用热忱展现对技术的精益求精,这些力量就是信泰实现‘单聚焦、多品类、全球化’的战略的核心力量。”
本报记者 柯雅雅 董严军
构建文化 识才育才
03
在一次采访中,谈及信泰的研发创新,信泰集团飞织技术相关负责人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不只是在我们飞织事业部,而是所有的事业部,我们都能感受到集团对研发科技创新的100%支持与信任,集团允许我们天马行空,同时也允许我们犯错,正因如此,我们研发有了更多灵感、更多空间,也做出众多领先行业的成绩。”
该飞织技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几年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具有特殊工艺、突破行业技术的产品有更大的消费市场。”作为研发人员,该负责人更加明显感到了具有技术含量的产品更具市场消费空间。“从最初的配合开发再做二次开发,每一个产品里面都有我们信泰自己的研发技术,也正是得益于企业内部活跃的创新氛围,我们才有这样的成绩。”
一直以来,信泰集团打造一个共创学习型企业。早在2014年,为了更好地培养内部人才,激励一群有梦想、有潜力的员工进一步实现自我成长、创造价值,信泰商学院成立。同时,开通钉钉酷学院线上学习平台,引入近千门外部管理类和专业类课程,极大丰富了员工学习资源,并建立内部知识管理平台,沉淀内部知识经验,推动公司创新发展。
提案改善活动是信泰集团开展了多年的文化活动。“我们鼓励内部员工通过工艺、流程、标准的改善来提高效率、提升品质、缩短交期等,我们会定期组织开展评选,并设立了‘年度优秀提案人’的奖项鼓励内部优秀创新提案。”许金泰告诉记者,员工是企业内部发现问题所在的第一阵营,把问题解决在最前端,也就把更多潜在的风险控制住了。
“创新并不是单单属于研发创新人员,只要是信泰的员工都可以参与到我们的创新中,我们鼓励全员创新。”信泰集团认为,任何的伟大创新都可能是来源于一个小小的细节。
为此,信泰集团还为激励创新相继制定并实施了“知识产权奖励办法”“改善提案奖励办法”“开发奖励制度”“中单奖励制度”等7个相关制度,并每月给创新者进行颁奖,激励员工士气,创造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每年评优评先设置“研发之星”“年度优秀提案”“技术进步奖”“年度研发贡献奖”。
2022年,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获批新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今后可独立开展博士后人才招收培养工作。
收到这一喜讯时的许金泰倍感兴奋,“未来,我们将借助博士后工作站,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快鞋服纤维材料、智能可穿戴系统、废旧化纤鞋服面料回收利用等研发,以功能性纺织材料为核心产业,加快推进全球品牌战略布局。”
同年,华侨大学研究生工作站正式于信泰集团揭牌。该工作站的建立是继2021年华侨大学和信泰纺织实验基地成立后的又一次校企联合项目。
近年来,信泰集团不断加强实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尤其在纺织新型材料、纺织工程技术、纺织工业互联网建设等方面,与多家高校进行技术战略咨询、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制、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长期合作。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时代协作方式的变化,使得我们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全面化、多元化。我们在不断寻求内外突破,培养一批批创新型人才。”许金泰表示。
未来,信泰集团将通过员工能力培养、绩效管理、经营激励等机制,培养更多具有学习、思考、创造、执行能力,以及有品德、有品位、有品格的优秀人才,让组织保持高效运行。一同朝着企业“引领绿色科技,织就美好生活”的定位,以及“全产业链纺织科技全球领航者”使命愿景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