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晋江两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晋东新区“潮”涌泉州湾

从左至右依次为主持人林宜男及访谈嘉宾许著赟、邱子汉。

本报记者 王诗伟 阙杨娜 刘紫萱

晋江,奔流向海;晋东,勇立潮头。

晋江入海口,激流澎湃——第二体育中心、国际鞋纺城、商务楼宇、生态公园和高端小区,一座座地标建筑拔地而起,带来华丽蝶变,城市向湾而兴的激昂活力喷薄而出。

两会期间,本报邀请了晋江市人大代表、陈埭镇镇长许著赟,晋江市自然资源局陈埭分局分局长邱子汉参加访谈,分享晋东新区的建设成果与未来发展。

主持人:我们看到,如今的晋东新区日新月异,正强势崛起。那么,关于晋东新区的总体规划和建设发展的定位、目标是什么样的?

许著赟:晋东新区处于泉州湾畔,总规划面积约25平方公里,是晋江市融入泉州环湾向湾发展的主要板块,也是泉州海丝新区五大重点区域之一。

根据泉州环湾城市设计规划定位,晋东新区的总体定位是打造泉州环湾战略实践地、海丝新区核心先导区、晋江产城融合新天地、国际滨海生态新社区。发展目标是建设泉州环湾城市制高点,打造成“体育+产业+生活”为一体的“中央活力区”,重点突出智能制造、专业市场、楼宇总部、体育商贸等四大功能,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先进鞋业制造基地、商贸中心、体育休闲、功能完善、产城一体的转型样板区。

主持人:这一年来,在推进晋东新区建设中,陈埭都有哪些“大动作”?项目支撑取得什么样的进展?

许著赟:今年来,陈埭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一以贯之的务实作风推动“1+6”专项攻坚行动,力拼经济、大抓项目,全镇49个年度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6.4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30.17%。

晋东新区的项目盘子建设也在全速推进中,陈埭镇启动并完成了大东下海片区改造项目征迁工作,上海六院福建医院晋东院区开工建设,安踏一体化产业园二、三期投入试运营,设界运动时尚创新轴落地鞋纺城中轴,三斯达鞋纺园新建标准化厂房8.78万平方米。此外,第二体育中心文体旅融合效应也在逐步凸显,今年已经成功举办了各类大型赛事、演出64场,宜居宜业宜商的晋东新区更加出彩。

主持人:针对晋东片区的发展,自然资源部门在2023年是如何做好要素保障的?

邱子汉:结合晋东新区城市发展,晋江自然资源局强化用地要素保障,全力对接省市有关部门,组织上门服务、现场督导,以新区建设为载体,持续推进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晋东院区(福建和敏医院)工程、龙湖御湖境小区项目建设。配合做好大东下海片区征迁工作,同步启动国际鞋纺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调整,全力保障鞋纺城二期、大东安置房等重大项目的用地报批和报建工作。同时,配合完成六源北路、六源南路等区域道路的报批和晋新路快捷化项目所需的临时用地审批工作。2023年,晋东新区新出让经营性用地3宗,用地面积128.80亩;出让社会福利设施用地1宗,用地面积5.16亩。

主持人:2024年即将到来,新起点、新征程。关于晋东新区的建设,新的一年,陈埭的工作计划、目标是什么?

许著赟:2024年,陈埭镇将继续扛牢主力领军担当,扎实推进“1+6”专项三年行动,融入“一三一三七”发展格局,不断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在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中展现更大作为,贡献陈埭力量。

落实到行动上,将立足陈埭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从“大抓规划、大抓项目落地、大抓招商”等三个方面入手,助推晋东新区腾飞。

首先,坚持规划引领。陈埭将对标更高标准、更高水平,加快晋东新区整体规划修编,通盘考虑生产、生活和生态,统筹兼顾产业、城建和民生,以产业空间重构为突破口,以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统筹晋东新区与老镇区协同发展,着力优空间、优产业、优配套,不断优化晋东新区发展空间布局。

其次,继续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狠抓成果转化,狠抓项目落地,继续做好国际鞋纺城“提质扩容”文章,加快三斯达鞋纺园、西霞美标准化园区建设,启动江头村级产业园改造提升项目,走出陈埭产业空间“华容道”关键一步。

同时,陈埭也将做好新一轮“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热潮,做实做细“后半篇文章”,力促更多在谈、意向项目落地落实;立足自身产业发展优势和需求,主动走出去、上门去招商,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加快滨江商务区总部大楼招商运营,加速孕育楼宇经济,打造高端商务生态圈。

新的一年,陈埭镇将以更高站位、更大决心、更实举措,为晋东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

邱子汉:2024年,晋江市自然资源局陈埭分局将继续强化晋东新区用地要素保障,破解要素瓶颈,梳理项目清单,交叉推进用地报批、完善交通教育等配套设施环节;组织土地收储,加快用地出让,梳理晋东新区优质地块,细化出让时间节点,推动晋东新区更好更快发展。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