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一共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我们习惯称为一声、二声、三声、四声。闽南话的声调是普通话的两倍,一共是八个,分别是一声(阴平)、二声(阳平)、三声(阴上)、四声(阳上)、五声(阴去)、六声(阳去)、七声(阴入)和八声(阳入)。
这一堂课要学习的是闽南语声调一声、二声。闽南语的一声是平调,和普通话的一声有点像,只是略低一点。比如“东方”的“东”读音是[tɔŋ¹],“诗歌”的“诗”读音是[si¹]。闽南语有一个特点,一个两音节以上的词,除了最后一个字以外都要发声变调(即双音节词前一个字变调,三音节词前两个字变调),不过一声在词里面是不变调的,比如“东方[tɔŋ¹ hɔŋ¹]”“诗词[si¹ sɯ²]”。闽南语的二声是一个升调,和普通话的二声有点像,也是略低一点。比如“儿童”的“童”读音为[tɔŋ²],“时间”的“时”读音为[si²]。二声在词的前字变成一个低调,我们暂时把它标为“九声”,比如“童心[tɔŋ2_9 sim¹]”“时期[si2_9 ki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