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1月15日 星期三
地点:英林镇柯坑村 天气:晴
昔日臭水塘,今朝垂钓园。
下午4点,迎着西斜的金色霞光,我来到英林镇柯坑村老人之家综合楼附近的钓场。水塘边的钓鱼板上,钓友们静静地享受着垂钓的乐趣。
这个钓场水面面积约3亩、水深3米,最多可容纳68人同时垂钓。每天,周边钓友慕名而来,相聚在钓场,共享慢生活。柯坑村委会以“垂钓为媒”,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规划车位,服务钓友。钓场已成为村集体收入的来源之一。
钓场周边还配套健身步道、健身器材等设施。此外,钓场与柯坑村老人之家综合楼中间是一个数百平方米的广场。每到傍晚,村民前来跑步、跳广场舞、健身、“话仙”……热闹极了。
然而,谁能想到,这个钓场的前身是一个无人问津的臭水塘?
“不少村民反映,站在水塘旁常常能闻到一股恶臭。经村两委讨论决定,把水塘整治列入‘一事一议’。”柯坑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谋兴告诉我,村民称水塘为“黑土沟坝”。多年来,水塘淤泥未清理,加上周边垃圾倒入,造成水塘水质黑臭。今年,柯坑村启动水塘清淤工程,先后实施污水抽除、淤泥清挖、坝底修缮、引入活水等举措,并引入垂钓运营团队,将臭水塘变成垂钓乐园。钓场还对村民推出优惠举措——60岁以下半价,60岁以上免费。这样,既增加村集体收入,又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好去处。
今年60岁的来晋务工人员张美河见证了水塘的变化。他说,以前水塘又黑又臭,一到夏天,蚊蝇乱飞;如今整治过后,已是焕然一新,“我一有空,就到钓场周边走一走,看看大家钓鱼,也很惬意。”
黑臭水塘变身垂钓宝地。一把把钓鱼竿,一拨拨钓鱼人,“钓”出了心情,“钓”出了经济,更“钓”出了美丽。
本报记者 王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