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代表中国香港队获得桥牌男子团体冠军

龙湖籍亚运冠军施纯森载誉归乡

施纯森(右三)载誉返乡。

本报讯 (记者 施蓉蓉 秦越) 昨日上午,祖籍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的亚运冠军施纯森载誉归乡。据了解,施纯森于10月6日代表中国香港队,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桥牌男子团体比赛中获得冠军。

当天,衙口村道路两侧摆设花柱,彩旗飘飘,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施纯森和家人在鼓乐队的“开路”下,前往家族祖厅、施氏大宗祠祭祖。家乡人民现场为他送上鲜花和掌声。

提到这次亚运会之旅,施纯森表示非常兴奋、激动。“中国香港代表队在上一届亚运会的桥牌男子团体赛上拿到一枚银牌。这次我们团队能拿下金牌,在成绩上是一种突破。”施纯森说,整个比赛过程比较顺利。

“这届亚运会的影响力很大,比赛期间的赛事转播、宣传力度都很大。家乡的父老乡亲和香港的亲朋好友都很关心、关注我的比赛,很开心能取得好成绩。”施纯森说,夺冠后,衙口、南浔村各界团体纷纷发来贺信、贺电,令他和家人都十分感动。这次返乡,看到乡亲们架势十足的欢迎阵仗,施纯森更觉感动,一下子就被乡亲的热情感染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载誉归乡,施纯森一家还向衙口、南浔两村各界团体捐赠共计18万元,并宴请家乡父老,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厚爱。

施纯森: 12岁开始接触桥牌

施纯森出生于1972年,在香港出生长大。而他的桥牌初体验,缘自12岁中学时期的一次学校旅行。

“那时候,同学们大部分都去骑单车,但是我不会骑。老师便教我和几个同学一起玩桥牌。”施纯森说,他一下子就被桥牌吸引了,后来常常借阅相关书籍来学习桥牌技巧,并和同样爱好桥牌的同学一起玩。

凭借一腔热爱和不断学习,施纯森的桥牌技巧也不断得到提高。学生时期,施纯森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桥牌比赛,并逐渐崭露头角,后来更是在1997年代表香港青年队参加亚太地区的桥牌比赛。但该场比赛后,他的年龄也达到了青年队的上限——不超过26周岁。但施纯森并未放弃比赛之路,而是继续参加选拔,于2000年开始代表香港队参加比赛。

值得一提的是,施纯森是一名兼职运动员,他从事IT行业的工作。尽管工作繁忙,但他总会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训练。在亚运会前的备赛期间,施纯森和队内伙伴加强练习,一周有5天时间要参与训练。施纯森表示,很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他有足够的时间投入训练,才能和团队一起取得好成绩。

“桥牌需要运用很多数学、逻辑学知识,整个过程集中力、计算力和记忆力很重要,而且特别考验搭档之间的配合、默契。”施纯森说,桥牌是一种“充满错误的游戏”,犯错越少,获胜的概率就越大。“之所以一直坚持桥牌运动,除了浓厚的兴趣外,我很享受比赛的过程。它可以让人从错误中不停地学习、成长。联系到生活、工作中也一样,犯错了心态不要崩,更重要的是以后少犯错。”

施纯森认为,桥牌可以帮助学生训练专注力、加强沟通能力,他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参与到这项智力运动中来。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