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晚晴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晚晴》重阳节特别策划

最美夕阳红 60+的生活也精彩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本报《晚晴》周刊特别策划,推出“60+的生活也精彩”主题征集活动,展现咱厝老年人的精彩生活和新时代老年人的精神风貌。

现在的老年朋友生活有多精彩?征集活动启动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纷纷推荐身边的老年朋友,讲述他们的精彩晚年生活,讲述60+的生活是怎样度过的。在这些推荐中,我们采访了几位老友,他们中有80岁依然热爱诗词的传统文化“发烧友”,有多才多艺的绘画达人,有热心传承剪纸的老年志愿者,有善于组织活动的老人会会长,也有把爱好变成“事业”的健身球老师……接下来,我们将陆续在《晚晴》周刊刊登他们的故事,让大家通过他们精彩的晚年生活,感受咱厝老年朋友的“最美夕阳红”。

年龄从不是生活的束缚,热爱从不会使人老去。此次特别策划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营造和谐温馨的节日氛围;同时,也为老友们送去浓浓的节日祝福,让老友们感受到来自全社会的关心和温暖。

青阳陈晓红:“她们都羡慕我退休后的生活”

03

10月21日下午,在晋江市青阳街道高霞社区老年人协会庆祝重阳节的文艺会演中,陈晓红和她的舞伴们带来的舞蹈获得观众的阵阵掌声。谁也不会想到,舞台上灵动的他们都是已经退休的老人。“我退休3年了,这3年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精彩,我的很多在职的前同事都很羡慕我退休后的生活。”陈晓红一边准备着下一场表演,一边说道。

那么,陈晓红那让人羡慕的退休生活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陈晓红退休前在金融系统工作,紧张的工作让她无暇去想其他。退休后,充足的时间任由自己支配的快乐感觉让她心里深藏的许多爱好纷纷萌芽。她喜欢舞蹈,于是去参加各类艺术团的排练表演;她喜欢跳操,便在小区组织健身队,每天晚上七点半到九点,雷打不动地跳起来;她喜欢画画,于是去学习国画,短短时间便小有所成;她喜欢书法、诗词,于是又报名学习书法和诗词……

陈晓红每周的时间排得满满当当的,周一上午上书法课,下午上绘画课;周二上午上诗词课,其余时间就是排练舞蹈、练习绘画书法,或者参加各种演出;每天晚上准时去健身队跳操;周末的时候就约上朋友出去逛吃……“上班的时候,事情都没有排这么满。”陈晓红笑着说,“可能做喜欢的事情不会累吧,我一点也不觉得累,每天都充满了干劲。”

打开她的朋友圈,都是诗书画舞,一片岁月静好。每天发一幅作品已经成为她的习惯,无论是绘画作品,还是书法作品。“我最爱画牡丹花,既美丽动人又有好的意义。”陈晓红说,她的绘画作品最多的就是牡丹花,各种姿态的牡丹花“盛开”在她的朋友圈。每到节气或者节日,她就画一些小品:霜降日,她画了一幅柿子图;寒露,她便画一幅“人闲桂花落”;母亲生日,她就亲手写一幅“福寿康宁”的扇面送给她。今年夏天,她尝试在扇子上画画送给朋友,却不想很受欢迎,一下子供不应求。“最后画了30多把扇子,没想到大家会那么喜欢。她们都把扇子带出门扇风,还会和身边的人说这扇子上的画是我画的。”陈晓红说,大家的认可让她很有成就感。

虽然学画的时间不长,但陈晓红的绘画技能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我开始学画是2020年初疫情期间,当时想着在家里打发时间,学画画、写字比较安静,不会影响其他人。”陈晓红说自己一开始是跟着视频学习的,从最初买字帖临摹,到慢慢地自己写自己画,“老年大学开课后,我就去报了书法课和绘画课,上课了才发现自己在家瞎学,都不得要领。”但或许是有天赋,陈晓红自己“瞎学”的经历让她有了很好的基础。很快,她就在班级里脱颖而出,最后更成为绘画班的班长。“当了班长,感觉肩上就有了责任,毕竟要起到带头作用,自己就要有点实力才行。”陈晓红于是每天在家里默默练习,认真复习老师教的内容。如今,陈晓红已经可以得心应手地画一幅小品了。她的绘画作品和书法作品也陆续参加了晋江各级的作品展,每一次入展都让她高兴不已,“这对我来说是极大的鼓励。”

陈晓红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但她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有一天,可以把自己的诗、书、画一起融合在一幅完整的作品里,“自己作画、题诗、书写,想想就特别有成就感。我现在诗词还比较薄弱,不太会写,我要加油学习了,希望能早日实现这个愿望。”为自己定下了新目标后,陈晓红又活力满满地开始了她的演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