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踏、361度、特步的三季度营运数据陆续出炉。无一例外,三家体育用品企业三季度营收均呈双位数增长态势。李宁虽然尚未公布数据,但此前李宁集团执行董事兼联席CEO钱炜曾表示,“进入第三季度以来,李宁的业绩表现符合管理层的预期。”
行业走势集体上扬,背后有诸多原因,如在亚运会等赛事带动下,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进一步被激发;又如通过NBA球星中国行等活动,进一步强化了体育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黏性;再比如持续在产品中加大科技含量,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产品,等等。
不过,要说体育用品行业整体已经穿越经济周期,恐怕还为时过早,其中最大的不确定性,或许就是库存压力。特步在公告中就直言,渠道库存周转为四个半月至五个月,尚属较高位置。安踏、361度同样维持在历史最高库存周期水平。为此,今年以来,包括安踏、李宁、耐克、阿迪达斯、特步在内的体育用品企业,都加大了工厂店“消化”库存产品的力度,以减少整体经营风险,提高运营健康度。
尽管“包袱”依然比较重,但从长远来看,体育用品这个赛道依然广阔,各大体育用品企业也在不断加码。就在几天前,安踏集团发布了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提出“力争实现2025年中国市场份额第一、2030年全球领先”的战略目标;361度、特步的掌舵人也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对体育用品行业的长期信心。
有信心,更要有具体的举措。此次,安踏集团旗下各品牌都对“怎么做”有了详细规划,361度、特步也都有比较明晰的路线图。沿着各自的规划行进,未来五年内,体育用品行业或许会让人看到新的格局。
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