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斯洵 施珊妹
“今天,我们所有人愿意来到北大再学习,我们依然还年轻。”
16日,在“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晋江民营企业家重返北大问道之旅”活动中,看着纪录片里20年前同学们年轻的模样,首批“北大总裁班”学员、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动情地说。
过去20年,在晋江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心无旁骛坚守实业的晋江企业家们,接续踏入北大校门,在未名湖畔学习,在博雅塔下思考,求“智”若渴、汲取能量。
如今,20年前的“年轻”学子重返最高学府,手握纸笔记录所学、所思、所悟、所得,求学问道的眼神依然坚毅。琅琅宣言在书香北大回响,传递出晋江爱拼敢赢的气魄、坚守实业的初心、创新领跑的势头、政企携手同频互动的成功实践。
今年7月,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写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8月,福建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研究通过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全国目光再次聚焦晋江。在这样的特殊节点,晋江政企同心同向,重返北大,问道求学,可谓意义深远。那么,晋江为何重返?问什么道?如何前行?我们在此行中探寻答案。
再学习 政企携手不止步
“在‘北大总裁班’的学习,对我和安踏意义重大。”
作为首期“北大总裁班”学员,丁世忠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他说:“当时的学习,在企业战略、管理、品牌、消费者理念等方面都给我们带来启发。两个星期的培训,让安踏从一家工厂转型为品牌企业。”
“这20年来,七匹狼坚持把服装作为主业,打造百年企业。我们交出的答卷,是在‘北大总裁班’学习与思考的成果,也是‘晋江经验’的生动实践。”首期“北大总裁班”班长、七匹狼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永伟说,“此次,第一批走进北大深造的企业学生再次回到北大学习,其中,既有大家对新的时代背景下民营经济如何再创新、再发展的思考,也有对持续学习新理念的渴望。”
学不可以已。在晋江,企业家学习“充电”的热潮,早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特色之一。这样的氛围,离不开晋江市委、市政府的引导和营造。
丁世忠曾问公司高管一个问题:如果安踏没有在晋江,还能不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
“我认为是不可能的。”丁世忠给出了自己的理由——晋江企业的良好发展得益于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晋江,有良好的政企互动、亲清政商关系。晋江的企业家,哪怕是同行业的企业,都互相鼓励、互相学习,正是这样的晋江文化,推动了晋江政企携手进步。”
2003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晋江市委、市政府带领安踏、恒安、利郎、七匹狼等企业家代表,组成晋江首期“总裁班”,问道北大。自那以后,晋江与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起着先锋作用的北大合作,携手走过20个春秋。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勇当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主力领军,建设中国民营经济强市,为全国提供经验样板,成为晋江新的使命。于是,政企携手,又踏上问道求学之路。
“我相信,一个地方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绝对的必然。正是在晋江市委、市政府的组织下,晋江企业才有机会走进北大、厦大、香港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去学去读去看去悟,这对于晋江实体企业来说,是一个‘看、学、拉、推、鞭策和鼓励’的过程。”盼盼食品集团董事长蔡金垵感慨道。
“这是政、企、学非常成功的良性互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亚光认为,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出台的背景下,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民营经济的标杆,晋江与北京大学强强联合,将校地合作推向了新的高度,更是对创新发展“晋江经验”的有意义的探索。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把北京大学的智力资源、科学技术与晋江的产业优势、资本优势结合起来,共同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再沉淀
心无旁骛做实业
步入品牌升级之年,利郎集团总裁王良星更明白学习的意义。(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