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昆火 秦越 通讯员 许筠钰
15日晚,全国“村BA”东南赛区比赛在晋江英林东埔村闭幕。5天时间里,来自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的球队在东埔村球场展开角逐,场内篮球竞技精彩纷呈,场外乡村生活热闹非凡。据不完全统计,场内场外日均人流量达2万人次。
热闹与激情的篮球赛,让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东埔村吸粉无数、强势出圈。这是英林借力体育赛事充分展示乡村振兴整镇推进成果,也是英林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
“篮球改变我的生活,篮球圆了我的梦。”土生土长的东埔人吴小礼,每晚都在球场周边的大集市卖醋肉、卤料,赛事带来的人流,也带动了他的生意。这5天,每晚的营业额为3000元,总经营额约1.5万元,上次福建“村BA”一周总经营额约3万元。38岁的他,2006年从烹饪专业毕业,先后到酒店、饭店从事帮厨工作;2009年回到家乡,一边跟随厨子从事餐饮工作,一边在东埔夜市卖醋肉和牛肉小吃。
“2012年篮球场投用,我的生意越来越好。”吴小礼说,从事餐饮生意近15年来,一有篮球赛事,经营额就会比平时翻一番。每次有球赛,需要大家出钱出力,他也是二话不说给予支持。吴小礼将自己研制的醋肉取名为“英林东埔阿礼醋肉”,备受消费者的肯定和青睐。如今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东埔、埭边、下伍堡等地都有他的身影。
今年7月,吴小礼还牵头在东埔篮球场附近的东埔饭店,联合附近商家为高温下的环卫工、快递员、送餐员等提供免费用水。东埔饭店与球场相距数十米,饭店老板吴志良也是篮球场的受益者。
今年50岁的吴志良告诉记者,他2012年就在球场边的夜市经营牛肉小吃,因赛事的带动,生意一直不错。2019年,他将流动的夜市摊点搬进如今经营的东埔饭店,生意更稳定。“每天经营额约1000元,‘村BA’期间每天经营额约1500元。”可以说,篮球改变了他和家人的生活。
如今,吴志良一家住上了总投资近100万元的小别墅,19岁的大儿女在读大学,17岁的儿子在念高中。篮球运动带来纯粹快乐的同时,也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东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晓东告诉记者,从福建“村BA”到英林镇第八届基层篮球赛,再到全国“村BA”东南赛,东埔火热的现场、火爆的流量和接地气的组织,广受关注、深受好评。他们将乘势而上,通过打造“野球圣地”文化品牌、规划青少年篮球训练基地等举措,促进“篮球+”可持续发展,让村民得实惠,让村庄更宜居。
英林镇党委书记李德铭表示,英林镇以晋江市“打造全国体育城市、闽南文化保护核心区和全域旅游目的地”为契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好用活特色产业和文化底蕴,持续擦亮东埔篮球、嘉排排球、英林乒乓球、高湖泳装、湖尾餐饮、英林夹克等乡村名片,并不断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村级主体、多元参与”工作机制,全力打造品牌体育赛事,推动研学游为一体的复合文体旅产融合发展,全力推进“产业强镇、商贸重镇、公益名镇、善治小镇”建设,让乡村振兴成果全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