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昆火
编者按:日前,泉州市教育局公布2023年泉州市“教育世家”名单,晋江市有6户家庭榜上有名。其中,教龄总和位居晋江6户家庭榜首的为林丽华家庭。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林丽华家庭,了解他们的教育情结,倾听他们的教育故事。
有这样一个教育世家,从1958年至今,三代先后有6人投身教育事业,教龄加起来长达163年。这个家庭就是来自晋江市的林丽华家庭。
三代书香 总教龄达163年
林丽华出生于1944年10月,1972年起,先后在英林埭边小学、迴澜小学任教,从教27载。1999年在迴澜小学办理退休后,被迴澜小学返聘,从事小学数学教育6年。其丈夫郭辉印则于1958年起从事小学教育事业,从教37载;大女儿郭清清、女婿许长泉各从事教育36年、24年;二女儿郭凉凉从事教育36载;孙子郭宏森2020年从福建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后,也选择在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从事教育工作。
“小学高级教师证书”“教育先进工作者证书”“优秀指导教师证书”……昨日下午,在林丽华家中,80岁的她一边小心翼翼地拿起各种证书,一边滔滔不绝地说起自己的教学生涯。“我是嫁了个老师,由于平时受到丈夫的耳濡目染,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林丽华说,她1965年结婚,1972年,时任埭边小学校长的丈夫告诉她,学校要招临时代课老师。因平时就对教师职业有兴趣,也有意识地积累了一些知识,就这样,林丽华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教学生涯。
“教师职业挺好的,经常可以遇到自己的学生,也倍感亲切。”林丽华告诉记者,在英林中学领取“教育世家”牌匾时,她接连碰到了好几名学生,学生都很热情地和她打招呼,还争先与她合影。这种感觉特别不一样,内心充满着欢喜、愉悦。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桃李芬芳吧!
言传身教 从教初心不改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这要问我妈妈?”当记者向今年56岁、从教36载的二女儿郭凉凉问及如何走上教坛时,她调皮地将头转向母亲,接着笑着回答,这也许就是言传身教吧!
郭凉凉告诉记者,她于1987年7月从泉州师专毕业,先后回到母校毓英小学、凤垵小学、希信中心小学从事数学教学。在她看来,成为老师是命中注定的,父亲、母亲都是教师,在他们的熏陶下,对教师、对学校有一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情缘。
林丽华告诉记者,大女儿和女婿是大学同学,大女儿1987年从福建师范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养正中学、泉州一中、石光中学从教;女婿从事一线教育24载后,就转岗到宣传、教育部门工作。说起各自的教育工作,林丽华说,一家人都是平凡岗位上的普通一员,大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有的就是认真把教师这份良心活尽力做好的初心。
退休近20年来,林丽华感到很幸福——时而可以接到学生的热情邀请,参加他们的班级聚会,与大家畅聊昔日的点滴记忆;时而有学生来串门,与她聊家常、忆往昔;时而有学生发来信息、微信,送上温暖祝福。“这一切的情谊,是任何财富都无法替代的。我想,我的女儿、我的孙子也会慢慢体会到。”林丽华说。
传承家风 赓续教育事业
“回想高中刚毕业那年,我之所以毅然选择报考师范类学校并励志成为一名教师,追根溯源,来自我家的教育传承。”林丽华的孙子郭宏森说,今年是他踏入教坛的第四个年头。
薪火相传,接力奉献。“我很骄傲能接过长辈们手里的粉笔,我将择一事终一生,赓续家族的教育事业。”郭宏森说,每次家庭聚会谈论最多的话题总离不开“教育”二字,长辈们常常会分享平时教学的点滴,畅谈自己教书育人的感想。从小耳濡目染,感受着长辈们的言传身教,让他对教师这个职业无限向往,并实现了在三尺讲台上的教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