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昆火 蔡培仁 沈茜 尤泽男 秦越
昨日,本报派出记者赶赴防台风一线,现场直击第11号台风“海葵”带来的影响。
15时40分,记者来到晋江深沪国家中心渔港。受“海葵”影响,这里风大雨大,停泊在渔港的近300艘渔船随着海水的剧烈起伏,发出阵阵碰撞声。现场的泉州海警局执法人员正组织人员对港内船舶缆绳进行加固并进一步检查,确保渔船安全停泊。
“‘海葵’将带来暴雨、大暴雨,局部地方特大暴雨,我们将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帮助靠港渔船及时固定锚链、检查船上安全设备,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泉州海警局执法员潘振泽说。
据晋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连日来,晋江市3个渔业执法中队全员下沉各沿海镇开展驻守值勤,会同属地镇有序组织渔船、渔排撤离转移。截至昨日发稿时,全市共撤离转移涉海船舶2307艘(在册渔船428艘、乡镇船舶1879艘)、船员3765人、养殖渔排从业人员28人。此外,共有54艘外地渔船在晋江避风,船员655人已全部安全上岸。
“我们还督促各渔船主对回港渔船进行加强锚固、加固船上设施等安全防范措施,养殖渔排、渔港设施相应采取除险、加固等措施。此外,3个渔业执法中队也下沉人员,会同属地镇驻守渔港、岙口出入口,严防渔民私自‘回流’、违规出海。”晋江市农业农村局上述负责人说。
17时许,记者来到深沪湾南岸的深沪码头。只见海面波涛汹涌,一道道海浪不断翻滚,时而撞击在礁石上,时而拍打在海岸上,掀起四五米高的浪花。顷刻间,风呼啸起来,如狮子一般怒吼着;暴雨倾泻而下,砸在海面上,溅起高高的水花。记者穿着雨衣站在风雨中试图播报,但暴风疾吹,似乎有点站不稳,用尽力气大声说话,声音也好像被这狂风吞噬一般。
现场工作人员提醒,台风影响期间,海边属于危险区域,请大家自觉远离,注意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