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仅仅5天后,受本土疫情影响,该活动中途暂停。但活动前期,梧林推出的“8小时南洋主题游”和“24小时新加坡娘惹文化体验”活动,已经给游客带去了做一回“小娘惹”的初体验。
娘惹风情演绎、娘惹风味市集、南洋风物展示、娘惹主题民宿……参与其中的游客沉浸式感受了饮、餐、宿、艺、建筑等方面的诸多娘惹文化魅力。
在文化季活动带动下,南洋咖啡铺、望越餐厅、泉上印迹换装馆……一批以“意南洋”为定位的商家陆续进驻,打造起“衣食住、游乐购”的多维度体验场域,娘惹文化在梧林变得更加生动可感。
有了第一年的良好积累,今年3月8日,第二届新加坡梧林娘惹文化季活动如期而至。
除了延续颇受欢迎的小娘惹换装旅拍、娘惹珠绣课、新加坡美食美酒、南洋市集等体验活动,主办方还携手电视剧《小娘惹》的出品方长信传媒,举办了《小娘惹》电视剧沉浸展和地道南洋风物展。
展览上,电视剧里的服化道、老南洋的生活场景被生动还原,让置身百年侨村的游客仿若穿越到新加坡,零距离感受娘惹文化的瑰丽。
文化节仪式上,福建省侨联授予梧林传统村落“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称号。
“随着传统旅游业向现代旅游业的转变,高品质的文化深度体验游成为文旅市场的核心消费内容。”青普人文度假联合创始人、CEO杨雪山说,这也是梧林多维度的娘惹文化体验备受文旅市场青睐的原因。
当下,第三届新加坡梧林娘惹文化季活动已经开始筹备,梧林和新加坡旅游局将在文化、时尚、美食、商业等方面形成更多新的合作。
在潘政志看来,两届新加坡梧林娘惹文化季活动,让中国游客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娘惹文化,也算是“种草”成功。下一步,新加坡旅游局将加大与中国旅游业者的合作,共同推进双边的文旅交流。
“流量”激活市场
梧林娘惹文化体验不断带来的“流量”,也带动了新一波文旅创业就业的热潮。
每天客人少则数十人,多则两三百人。今年3月到梧林投资开店以来,经营娘惹服体验馆的姚淑芳发现,店里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早上9点开门,7点就有客人在店门口等候;暴雨天,也有客人上门;虽然预约2个人,实际到店可能有七八人;体验的客人从江西、宁夏,甚至东北赶来……姚淑芳说,游客对娘惹换装体验的喜爱,超乎了她最初的设想。
随着客人增多,换装馆里的娘惹服从原来的五六十套增加到近300套,大人小孩的都有,各类型号齐全。店里的工作人员从3人增加到7人,结合高甲戏、茶艺等体验,换装馆还在闽南风情馆里设了分店。
不只景区里的体验市场火爆,景区外溢的效应也让梧林社区居民受益。
从事服装行业的居民郑明珠就嗅到了商机。
今年端午节前,郑明珠申办了营业执照、安装了消防设施,在自己家里开起了娘惹服换装馆。
拉上妹妹共同打理,客人多时,母亲也来打下手。开店以来,郑明珠换装馆的生意越来越好,日常到店的客人就有一二十人,周末与节假日更是翻倍增长。
“在家门口就能做生意,真的挺好的,我们一家人都很高兴。”郑明珠笑道。
如今,梧林社区已有5家居民自营或租赁房屋给第三方经营的换装馆。
一批摄影师也纷至沓来。
来自厦门的陈夏振,每天都会从厦门赶来梧林,为体验娘惹服的游人提供旅拍服务。
“客人有的是通过社交平台进行预约,有的则是现场下单。”陈夏振透露,时下,梧林的娘惹服拍摄市场很火,他平均每天都能接到2~4个拍摄单,每单价格三四百元,一天就有一两千元收入。
除了自由摄影师,专业旅拍机构也开始青睐梧林。
此前在西藏、云南开设门店的凡尔赛摄影,在今年8月初,把第3家门店开到了梧林。
凡尔赛摄影总监李晓松说,在分店选址上,他们更倾向于发展潜力足的旅游景区。在前期考察中,梧林独特的“体验式闽南侨文化度假目的地”的定位,吸引了他们的注意。进驻梧林后,他们推出涵盖服装、化妆、造型、摄影的全包式定制化旅拍,每天能接到10~15个订单,周末、节假日的客人更多。
如果说穿娘惹服、拍娘惹照,更多吸引的是女性游客。那么,吃娘惹菜,则是受众更广的文化体验。
煮一餐丰盛美味的娘惹菜,是娘惹们必备的技能。
娘惹菜是南洋最特别、最精致的佳肴之一,融合了传统中国菜的烹饪法和马来西亚的香料,有着甜酸、辛香、微辣等多种风味。
在泉州地区,散落着蝴蝶轩、侨家、峇峇小娘惹等众多南洋风味料理,往往门庭若市。
看好娘惹餐饮的发展商机,今年,晋江人陈春雷与好友盘下了梧林颇具名气的“小娘惹”餐厅,并对餐厅进行改造升级,以“娘惹私厨坊”的新招牌亮相。
“我们围绕南洋料理的风格,对菜品及装修进行了全面升级,希望能让来到梧林的游客,在南洋风情的氛围中,更好地品味‘舌尖上的娘惹文化’。”陈春雷说,自8月25日试营业以来,餐厅每天都能接待二三十桌的客人,经营持续向好。
“我们期待更多的文化交流、文旅经济互动,在梧林碰撞出更加精彩的火花。”庄晓芳表示,依托在地建筑的高辨识度、闽侨文化的多元基因,以及“铁、路、空”立体交通的优势,梧林将致力于打造更具可塑性、期待性的闽南侨文化度假目的地,着力成为闽南地区旅游度假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