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失眠、肚子疼、做噩梦……孩子为何在开学前病了?暑假即将结束,新学期开学在即,不少家长发现,自己的娃在心理或生理上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异常及消极的表现。这样的现象,被总结为“开学综合征”。您家的娃中招了吗?
关注 ▲ 开学前头痛做噩梦?
近日,在外婆家长住了大半个月的三年级小朋友乐乐回家了。回家后,乐乐却频频和妈妈说自己身体不舒服。“要么肚子疼,要么觉得呼吸不顺畅,一天一个毛病。”乐乐妈妈告诉记者,“一开始也很担心,带孩子去看了病,医生说可能是快开学了,赶作业的压力太大导致的。当时一听也很震惊,还问医生,压力大也会让人生病么?问出口后,回想自己赶工作时的心情,也就瞬间理解了孩子。”
记者采访了解到,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故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和被窝难舍难分,和电脑藕断丝连;和电视依依不舍,和手机形影不离……这些现象,都可被称为“开学综合征”。“开学综合征”并非医学诊断的病症,但很多孩子在开学前及开学初期都比较容易出现这些问题。临床发现,开学之后的一段时间,儿童精神科和心理门诊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就诊高峰,很多孩子由于对开学返校不适应由家长陪伴就医。
解析 ▲ “开学综合征”危害大吗?
新学期即将开始,孩子或多或少都会表现出“开学综合征”,那么,“开学综合征”危害大吗?青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科医生叶茵茵给出答案。
“开学综合征”一般会持续一段时间,对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但经学校老师、家长的积极引导和孩子的自主调节,多数孩子症状会逐渐消失,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大的影响。如果症状较重或持续存在,可能会对孩子健康造成影响,导致孩子无法坚持完成学业,或者发展为躯体形式障碍、适应障碍、长期焦虑等,所以当症状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时,还需寻求专业医师帮助。
建议 ▲ 科学方法助娃让心“复位”
“上述那个案例中妈妈的思维方式值得表扬。其实,‘开学综合征’不过就是属于孩子的‘假期综合征’,和不少在办公室神游的大人一样,只需正确引导,就能让状态恢复过来。作为父母,家长们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允许他们用自己的节奏和方式‘满血复活’。”叶茵茵解析说。
那么,当“开学综合征”显现,假期“余额”见底,如何助力孩子让心“复位”?叶茵茵建议,首先,过于“放松”的假期生活与过度“紧张”的学习节律落差较大,这样一紧一松的快速改变,人在生理及心理上一般都难以接受,每一次调整和适应都将消耗大量的心理能量。为此,可在开学前就陪伴孩子提前恢复到开学的生物钟模式。其次,了解孩子是否有作业恐惧心理、考试焦虑、社交焦虑,找到孩子害怕担忧的情绪关键,并给予适当疏导。此外,家长还可以陪伴孩子购置学习用品,做好开学准备,让孩子提前感受开学氛围,帮助他们找到学生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和孩子们回想上学期的趣事、美好的记忆点,并谈谈关于新学期的期许,帮助孩子树立开学信心,消除假期结束的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