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赖自煌 通讯员 柯鸿鹏) 近日,晋江磁灶镇岭畔梅溪南音传承培训班开班授课。培训班的开展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有效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承。
本次培训班共聘请2名省级南音传承大师,于每周一、周五下午进行现场授课。课程内容丰富,从南音的唱法到乐器的演奏,从管弦乐到打击乐,系统性、全方位传授南音技艺。
“这次南音培训班厝边们都很踊跃参与,目前有33名学员报名参加,已开展五个课程,每堂课都座无虚席。”岭畔村老人协会会长吴胜利笑着说,课堂教的第一首曲目是《三仟两金》,每个学员兴趣盎然,当天就有几名学员能够上台合唱。
南音也称南管,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音乐,素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此次梅溪南音传承培训班的开办,既为村民打开一扇南音之“窗”,同时也为南音的发展打开了一把传承之“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