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昆火) “背街小巷干净多了,蚊虫苍蝇少了,环境变好了,心情舒畅了!”昨日上午,晋江西园街道小桥社区71岁陈玉哮一边清理家门口的杂物,一边和记者聊起近段时间社区环境的变化。据悉,8月11日起,晋江在全市范围开展“洁净家园行动”以来,西园街道各部门、各社区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攻坚周、攻坚月行动,全方位、全覆盖开展环境整治,社区主要道路亮堂了,背街小巷干净了,居民也开心了。
昨日,记者先后走访了西园小桥、后间、屿头、霞浯等社区,社区环境变得整洁多了。“每天8小时保洁,基本上能把负责的区域打扫干净;但整个社区环境的改善,需要所有市民积极参与。”今年54岁的申常惠说,她在晋江已生活20多年,扫了10年的马路。这段时间,社区干部、志愿者、网格员等都动起来,社区道路变干净不少;但仍有部分居民、商家乱扔垃圾,这给清扫带来不便,也影响社区环境。
“社区环境变好,最大受益的是居民。”陈玉哮说,此前,由于社区道路基础比较差,部分道路坑洼,部分垃圾没有及时清运;不过,这段时间,干部群众时常对一些陈年垃圾、卫生死角进行集中清理,环境变了样,住起来就比较舒适。
昨日上午,记者在小桥社区道碑厝C区一小山头上看到,这里的环境有了明显变化。几天前,记者和西园街道相关执法人员到此时,工作人员正对堆积如山的废旧汽配边角料进行清理,社区干部、志愿者正对枯枝落叶进行清运。这次,成堆的废旧汽配边角料不见了,横卧的枯枝也都被运走,整个场地看起来整洁了不少。
“清理了30多车次垃圾,但仍需持续整治。” 小桥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陈楷楠告诉记者,该场地为居民个人所有,其将场地租赁他人用于堆放废旧边角。他们将通过网格员巡查、增加公共视频等方式,确保该卫生死角得到常态、长效整治。
西园街道环卫处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一周多时间的整治,街道的环境有了明显变化。他们将持续深入抓整治,严格落实“每日巡查+每月2次集中考评”、“红榜”公示制度,并发动党员、乡贤、居民参与,共创洁净西园,共享美好生活。
据悉,晋江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活动开展第一周,晋江市邀请泉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中心到镇村现场指导,晋江市成立两组督导组,对8个薄弱镇(街道)的20薄弱村(社区)开展一轮全覆盖督导。据统计,8月15日至8月21日,晋江市共督导问题694处,相关镇街已开展全力整治,部分村居已取得较大成效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