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诗伟 秦越
29日晚8时,在磁灶消防站,晋江市义务救援协会的救援队员简单吃过晚餐后,继续穿起救援服,待命再出征。
过去一天里,他们接受统一调度,用“特别能战斗”的意志,突击在风雨里、积水中,负责受困群众的转移和积水清理工作,“战袍”湿了干,干了又湿。
“险情往往是突如其来的,我们必须时刻准备、迅速出击。”晋江市义务救援协会会长张泽虎说,27日以来,救援协会队员连续3天24小时驻守指挥部,随时等候指令,投入到抢险救援一线。
作为“东道主”,该协会的磁灶分会来了32名救援队员,他们主动冲在前方,即便前方是未知的艰险。
“还好反应迅速,一把抓住队友的手。”回想起昨日救援过程中的危急一幕,队员吴锡炎仍心有余悸。29日上午,在磁灶下官路村的救援途中,他和2名队友扛着近200斤的救生艇又是奔跑、又是淌水,由于积水较高,无法辨别前方的路况,队友一脚踩空,滑入深水坑,千钧一发之际,吴锡炎紧紧抓住队友的手,化解了一次险情。
“有时候也不知道前方的情况多危险,但是动作要快、救人要紧。”吴锡炎一边说,一边处理着手上的纱布。几天前,他的右手掌受伤缝了5针,此次带伤出征,他全然不知疼,“好在我们平时都有训练,遇到危险,处置起来彼此有默契。”
29日那一趟救援,目标是转移一对受困的老夫妇,其中丈夫是残疾人,行动不便。化解了队友的险情,吴锡炎和队友继续前行,来到了这对老夫妇店面门口。“水位没过了我们的胸口,眼前这对老夫妇站在凳子上不知所措。”吴锡炎和队友立即淌了过去,一边稳住救生艇,一边小心翼翼地把这对夫妇抱上救生艇,完成安全转移。
应对此次台风“杜苏芮”,参与这样的抢险救援,晋江市义务救援协会“一呼百应”,先后有116名队员主动请缨,尤其是29日当天,该协会共出动75名队员、34辆应急救援车、15艘救援艇、6台抽水机,奋战在磁灶抢险救援作业中,成功转移95名群众至安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