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基金产品后,您是否会时常查看盘中净值实时估算情况,以便对当前基金走势有更为清晰的认知?伴随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银行、第三方互联网基金代销平台陆续下线基金净值实时估算功能,这一普通投资者颇为关注的投资习惯就此成为历史。
记者了解到,继6月份公募基金公司和银行率先下线基金净值实时估算功能后,近日,越来越多的第三方互联网基金代销平台也相继下线相关服务。此项服务的“丢失”,对投资者而言是喜是忧?将会如何影响投资者?
相继下线 基金净值实时估值“没了”
日前,腾讯理财平台理财通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优化基金产品展示、提升服务体验,于当日晚间起暂停部分基金的盘中净值实时估算展示业务。另一大型第三方互联网基金代销平台——天天基金网也发布公告称,于7月21日晚间起暂停部分基金的净值估算展示及相关服务。此外,雪球平台、蚂蚁基金等平台也下线了此项功能。
此次该功能的集体下线并非偶然,在一个月前,以银行为首的各大基金销售平台就已陆续下线此项功能。建行此前发布公告称,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个人服务,进一步优化基金产品展示,提升客户体验,建行于6月16日起将下线代理基金电子渠道的基金实时估值展示功能。平安银行则表示,因盘中估值与真实净值存在一定差异,为保障投资过程使用信息的准确性,请投资者以基金公司实际披露的净值为准,该行于6月16日0点下线盘中估值,届时不再提供估值及相关提醒服务。
引发热议 对投资者有何影响?
据了解,公募基金的净值估算,是对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进行实时的预估。此前,不管是基金公司还是银行及第三方互联网基金代销平台,都提供了相对应的估算服务。此项功能的下线,也引发了咱厝投资者的热议。
“之前每天都习惯看一眼交易日当天基金的走势,现在没有了估算功能,感觉有些不习惯。”去年刚成为“基民”的陈玉华表示,“有了基金净值实时估算,能大体对基金走势有个判断,有时‘手痒’了还能操作一下,现在没这个心思了。”
而有着多年投资经验的蔡思达坦言,“由于基金持仓始终都在变化,基金净值实时估算其实并不准确,只能起到参考作用,看多了反而影响判断。购买基金产品,应当从长远来看,追涨杀跌还不如去买股票或场内基金。”
“基金净值的实时估算更多的是展示作用,投资者并不能完全依赖他们,实时估算也不能给予准确的参考判断。”某银行零售工作人员表示,“基金产品属于长期交易,短期交易过于频繁并不可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下线基金净值实时估算,主要是为了减少实时估算对投资者的误导,引导投资者正确的投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