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b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晋江经验”写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引发晋江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专家人才热议——

强化科技创新能力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本报记者 柯雅雅 施珊妹 曾小凤 刘宁

1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不断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引发晋江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专家人才热议。他们纷纷表示,愿聚人才之力,强化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助力晋江建设中国民营经济强市。

产业集聚具有“向心力”,让产业链上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晋江扎根,也让越来越多机构为其赋能。国家服装服饰质检中心(福建)负责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宜满告诉记者,在服务晋江产业的这些年里,晋江用实践证明,技术创新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奔赴”,在互动中实现“更进一步”,“意见再次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技创新是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的关键之举。未来,我们将不断强化科技支撑,高效助力晋江企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

产业“根深干壮”,才有科技创新的“枝繁叶茂”。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院长王文琪认为,坚守实体经济不放松,重点在于调整产业结构,提振增长动力,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优势制造业为抓手,搭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综合性创新平台,聚焦“三化四新”,推动晋江鞋服产业做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产业集群,代表中国鞋服产业参与国际竞争。

在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喻亮看来,“晋江经验”写入中央文件,充分说明了晋江民营经济在“晋江经验”指引下取得的发展成效受到了充分肯定,也为晋江市“产城人”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将紧跟时代、乘势而上,继续依托晋江市产业发展和民营经济壮大的优势,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晋江产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吴滨如认为,意见不仅提出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而且强调要“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支持民营企业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和成果转化”。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作为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充分联动晋江市有关部门和龙头企业,创建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并力争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等领域有所突破。

“‘晋江经验’写入中央文件,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心针,民营企业进一步得到了保护、支持和鼓励。”海峡(晋江)伞业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省高层次人才丁敬堂表示,海峡伞业创新中心作为一个伞具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的“智库”型服务平台,为行业提供成果转化、项目对接、人才培养、技术、金融、政策支持等服务,通过平台的集聚效应,推动伞具行业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未来,海峡伞业创新中心将进一步坚持创新创造,为谱写“晋江经验”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下转2版)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