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真有趣,给我带来了一整天的快乐!”日前,本报小记者参加晋江磁灶镇“世遗+非遗”暑期研学营活动,参观世遗点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通过参观世遗点、学习陶瓷拉坯、彩绘滴水兽、打卡“最美乡村”苏垵村,在美好的假期里体验到了“世遗+非遗”的魅力。
活动当天,小记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作坊遗址及四条龙窑,实地了解磁灶窑传统生产工艺过程。此外,小记者还走进泉州古代外销陶瓷博物馆进行了趣味横生的“寻宝”挑战,在游戏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磁灶窑代表性器物的认识。“参观时,老师为我们介绍,该窑址出土瓷器主要有青釉、酱釉和素胎三种,装饰技法包括刻划、堆贴、剔刻、彩绘等。”领略到千年龙窑的魅力,灵水中心小学张骞林表示收获满满,对磁灶窑有了更深的了解。
随后,小记者开始了期待已久的非遗项目体验——磁灶窑陶瓷拉坯和滴水兽陶瓷彩绘。陶瓷拉坯体验中,福建省级非遗磁灶窑陶瓷烧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添宝带领小记者进行了手拉坯技巧的学习,感受“玩泥巴”的乐趣;磁灶窑滴水兽陶瓷彩绘中,福建省陶艺大师、磁灶窑非遗传承人吴康为带领小记者学习了陶瓷彩绘的技巧和色彩搭配。
当天下午,小记者来到福建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苏垵村,沿着九十九溪河道,饱览原生态乡村风光。晋江内坑怀斧小学小记者尤培婷说:“我拿着面包扔向溪里的小鱼、乌龟,看着溪里鱼儿、乌龟四处游动,开心极了。水面上,一只只活泼可爱的白鹭时而嬉戏打闹,时而翱翔蓝天,真是太美了!”
活动尾声,小记者在龙眼林休闲广场一边品尝美味的闽南特色小吃,一边观看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电影,大家直呼过瘾。
小记者感言
彩釉画窗、青釉执壶等一件件珍品仿佛在告诉我们历史上磁灶窑的辉煌,以及在这里发生的精彩故事。我们领略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我怎能不爱上这里呢?让我们一起把陶瓷文化传播出去吧!
许子凡(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 通过活动,我学到了许多非遗文化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到磁灶窑的历史和发展历程,知道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
许可欣(晋江灵源灵水中心小学)
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了解了陶瓷釉下彩的历史和陶瓷绘画的技巧,也在老师的指导下绘制出一幅栩栩如生的金鱼滴水兽。那金鱼状的滴水兽象征着年年有余,我特别喜欢。蔡倚涵(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
通过陶瓷技艺课程和滴水兽彩绘课程,我更加深刻地领略到陶瓷的文化艺术魅力。参观了苏垵“黑茶古”展示体验馆,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茶壶是用陶土制作的。
陈祎祎(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