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柯雅雅 柯国笠) 18日,晋江市-福州大学科技成果、科研平台对接会在福州大学晋江校区成功举办。福州大学与罗山街道、盼盼食品、晋工机械等15个单位现场签订校地、校企合作协议,福建省B类高层次人才吴海彬教授、“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张海忠等6位专家学者围绕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治理、食品、新材料等领域进行科技成果推介。
会上,晋工机械与福州大学先进制造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就高性能挖掘机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展开合作。
“企业发展和竞争最底层的实力还是产品,所以必须重视技术研发和投入。市场竞争越大,越要加强科研,专注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提升优势,提高产品竞争能力。”晋工机械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赵家宏告诉记者,近年来,晋工持续加强科研技术实力。
工程机械行业对绿色、环保、自动化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是晋工未来发展的方向。目前,福州大学有4名研究生在晋工开展课题研究,帮助解决晋工机器震动、噪声消减等难题,并研究挖掘机工作装置轨迹规划和自适应作业等课题。
会后,来自晋江的众多企业家与福州大学专家教授面对面交流,就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点、痛点、堵点展开研讨。多家企业与相关团队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微电子研究院、海洋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并前往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晋江海纳机械有限公司、福建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实地参观考察。
据悉,福州大学现有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2个国家级、124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十三五”以来,学校有科技项目5613项,科研经费超过22.62亿元(人民币,下同)。签订横向合作合同4277项,校地企合作到校经费18.8亿元。于2015年11月与晋江签约共建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在校地双方共同努力下,2022年福建省教育厅批复设立“福州大学晋江校区”。目前,福州大学有近20个科研平台与晋江产业深度融合,助力晋江市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晋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狠抓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融入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的开发建设,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係,高标准规划“一廊两区多平台”创新版图,构建“四大高校,9家高水平研发检测平台”,抢佔高科技赛道。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州大学晋江校区更是晋江“一廊两区多平台”创新版图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