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林永红: 勇当工业战线“老黄牛”

敢于担当 奋发有为

——晋江市“担当者”先进典型事迹系列报道(一)

作为晋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林永红一打开办公电脑,第一件事就是点开“重点工作调度情况表”,表上“园区标准化项目建设”“产业数字化”“智慧城市”“工业稳增长”等细项,清清楚楚记录着每周工作进度。

直面动能转化带来的挑战、守护晋江工业大盘,是林永红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的课题。为此,他每天连轴转,半夜才离开办公室是常态,节假日几乎没有休息。今年来,林永红经常到全市老旧工业区,宣讲政策、调查诉求、探讨园区改造模式,锚定目标夜以继日奋战攻坚;紧盯打造“全省数字应用第一城”的目标,利用休息时间,会商数智转型项目策划、平台建设、服务生态事宜;见缝插针,利用各种机会联络协会、企业,调查行业运行走势,聚焦能源成本、订单等行业痛点先后12次组织集中会商,积极向上呼吁破解行业共性问题,帮扶企业纾困解难……

久久为功,晋江工业经济发展成效可圈可点。今年来,园区标准化方面,晋江相继策划了138个项目,可新增产业空间1683.94万平方米,26个列入泉州试点项目已签约入驻企业95家;在2022年度泉州市园区标准化建设考评中居13个县(市、区)首位。数智转型方面,晋江先后培育打造了30家省、泉州市级示范企业、应用案例,数量居泉州市13个县(市、区)首位,获评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十强县、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化创新领先县(市),其中“云上晋江”经验做法作为全国唯一县级案例,获评2023年度“政务云创新实践优秀案例”。产业创新方面,晋江先后培育了62家次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7家次省级及以上单项冠军企业、7家未来独角兽和瞪羚企业、14家次省级及以上工业设计中心、43家次绿色制造示范企业;入选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市。

作为从基层一路成长起来的勤务员,林永红深知,只有下沉一线,才能掌握到真实信息,更加精准地服务企业。他带领机关人员,联动行业协(商)会,定期分组分赴各行业企业,了解企业诉求,调度解决问题,仅今年就先后征集到企业问题318个,已解决303个,解决率达95.28%。

服务晋江经济发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勤勉是本分,担当是责任。”这是林永红23年来在工业战线上的所思所为。尤其是当下,他认为,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宏观环境,企业运行面临挑战,部门的积极作为是雪中送炭之举,显得尤其重要。林永红表示,将竭尽所能,继续发扬政企互动优良传统,带领晋江市工信局全体人员主动靠前、做好服务,与企业共同迎接制造业的又一个春天。

许辉荣: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守护者”

“许副,这类人员怎么管控?”“这场活动能不能举办?”“这个风险区要划多大范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类似的防疫咨询电话,晋江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许辉荣一天要接上百个,常常一个电话刚接完,下一个电话就打进来。在同事眼中,分管疾控、妇幼工作的许辉荣就是一本行走的防疫知识“百科全书”。

新冠疫情发生后,许辉荣临危受命、勇担责任,义无反顾投身到防疫一线的战斗中。“0313”“0817”“1124”,晋江本土的每一起聚集性疫情,都有他第一时间深入一线、冲锋在前的身影。

作为聚集性疫情的硬核“处置员”,每到紧急时刻、关键节点,许辉荣24小时在岗、全天候待命,从监测警报到专题研判,从拟定防控措施到组织开展流调溯源,从出现密接到集中隔离点闭环管理,从核酸采样点部署到全员核酸检测,从疫点消杀到疫区划定管理,“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

疫情得到平稳控制时,许辉荣又化身“导演”和“编剧”,通过全要素、全链条的桌面推演,进一步健全“预防为主、平战结合”体制机制,锤炼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防疫铁军”;在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期,他深入一线,指导企业精准施策,帮助企业找到生产和疫情防控的平衡点;在全力大拼经济、大抓发展的“后疫情”时期,他带领团队对食交会、鞋博会、企业订货会等各类活动,全流程一线指导,累计保障300多场次活动有序举办,其间未发生一起聚集性疫情。

日接种高峰8万多人次、558万人次的疫苗免疫接种,上百万条的排查信息,200多场专业培训,100多个防控工作方案和行业指南,数十期的分析研判与防控指令建议……这一个个数字是晋江三年疫情的缩影,也是许辉荣自2020年以来带领同事奋战在疫情防控战线的成果。

“以身作则,行胜于言”。对于工作,许辉荣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无私奉献、辛苦耕耘。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坚守,十几本密密麻麻的工作笔记,见证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一名公卫医师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陈毅伟: 攻坚克难“冲锋者”

“作为一名晋江干部,当好攻坚克难的‘冲锋者’是我的决心。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工作20多年来,晋江市信访局副局长陈毅伟始终践行着自己的初心。

2022年,陈毅伟被选派到陈埭镇洋埭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常务副队长,难题随之而来——洋埭村是全市人口最多的村庄,7.5平方公里的土地生活着5万多人,管理难度颇大。

方法总比困难多。“再用老办法、老思维已经不行了,我们要转变观念,将网格化管理思维融入基层治理中,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陈毅伟敢为争先、大胆创新,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综合地理空间、人口规模、居住群体等因素,构建三级网格管理体系、组建三级网格员队伍,创建10个网格党群服务站点并全部实体化运作。在陈毅伟和工作队同伴的共同努力下,洋埭村网格建设和管理在逐步探索中取得实效,创造了全市多个“第一”,打造基层治理“洋埭样板”。

哪里需要就去哪里。陈毅伟闻令而动、主动作为,前往陈埭镇洋埭村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我们一定要保障好群众的食物供应,特别是要做好困难户和外来人员的安抚工作。”在洋埭村工作人员被隔离、服务力量不足的困境下,陈毅伟充分发挥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第一时间组织村级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作为洋埭村后勤保障组组长,他通过对接有关部门,完善物资供应链,保障了400多名工作人员的物资和食宿,并累计向43232名群众发放饮料、自热米饭、泡面等食物。

“做信访工作,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防患于未然,把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之时。”担任晋江市信访局副局长期间,陈毅伟主动靠前、深入一线,充分发挥“老基层”干部的优势,依托基层网格管理工作,推动建立“近邻评理室”,努力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每逢重大活动和会议,陈毅伟始终坚持在一线驻勤,协调部门、镇街等联动协作,快速有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2022年,陈毅伟因个人工作突出获得泉州市级表彰,晋江市信访局获得省级表彰。

陈毅伟20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置身攻坚克难一线,以实际行动传承弘扬晋江干部拼搏一线、担当作为的精神。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