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1版)

“这次‘村BA’比赛期间,村里首次在篮球场周边合理规划夜间经济聚集街,鼓励广大经营主体通过流动摊位、后备厢集市等形式入驻,提供餐饮美食、农特产品等销售服务,以此拓宽群众收入渠道,实现‘村赛事’带动‘村经济’。”吴晓东说。

极具烟火气的美食节,不仅出现在英林东埔村。

7月5日,“村BA”开赛前一天,2023年永和镇(西坑)首届娱乐美食嘉年华拉开序幕,占地面积达10亩。7月6日,“村BA”大幕拉开,如织的人流涌至,永和镇西坑村村委会副主任林小虎紧急开辟空地,将美食节的活动场地扩大至18亩。

“利用篮球场地周边的空旷区域,我们原本组织了60个摊位。随着‘村BA’的引爆,摊位激增了一倍不止,超过130个。我们初步测算了下,平均一晚有1.1万的人流,最高达1.3万人次。每个摊位每晚平均有3000元的营业额。”

这一说法,在永和牛牛牛肉馆负责人林荣锡处得到了证实。“我们在本村开牛肉店5年多,听说村里要办美食节,便赶紧报名。每天从17时卖到24时,平均能有4000元的营业额。”

不仅线下夜市红红火火,与“村BA”有关的线上展销也是热闹非凡。

在福建“村BA”优质农产品展销直播间里,热气腾腾的马鲛羹、清甜爽滑的石花膏、香气四溢的拳头母,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主播一边细细品尝,一边把味蕾捕捉到的信息通过手机“发射”到另一端。

“看起来很香!”“小时候的味道。”“有优惠吗?”“还有其他农产品吗?多推荐几款。”……直播间评论区快速滚动,让人目不暇接。主播助手一刻不停地回复着网友的各种问题。

“村BA”不仅是一场篮球盛宴,更是乡土文化的独特诠释。“我们第一次将农产品与篮球赛事结合,并策划网红直播带货,展销晋江本地的农产品。”晋江市农业区划中心副主任林英泼表示,特色农产品在这一盛大活动中,呈现出“美食可以留住人”的特性。

“我们组织了26家商家参加和美乡村展销,7天下来,大家都取得不错的销售额。比如肖民土笋冻,营业额达到13500元,興荣成拳头母9800元,美琼肉粕18600元,小时候蜂蜜7256元……”晋江伴手礼协会秘书长王良友透露。

聚人气——

“比以前的庙会还热闹”

赛场人如攒,场旁烟火香,戏台鼓声响。

循着悠扬的洞箫声,穿过错杂的人群,映入眼帘的,是正在表演的东埔南音小组的几位长者。只见演唱者执拍板居中,她的左上方是一位头发发白、吹着洞箫的老奶奶,左下方是一位拉二胡的老爷爷,右上方坐着一位弹琵琶的老爷爷。洞箫声起,紧接着琵琶、二弦、三弦也融入进来,箫咬弦,弦入箫,将观众引入骏马奔腾的境界。

今年90岁的吴远共告诉记者,受“村BA”主办方的邀请,他和小组成员在英林东埔村委会门口表演了5天。小组组员有的是东埔村的,也有从石狮、金井等地赶过来的,大家都想为家门口的赛事捧个场。

“我们村很久没这么热闹了,比以前的庙会人气还旺。最近好多朋友都跟我打听比赛,还有人让我帮忙占座。说实话,作为东埔的村民,还蛮骄傲的。”在一旁听得如痴如醉的村民吴金燕说,这次“村BA”不仅让村民们在家门口欣赏到了高水平的篮球比赛,而且每天都有表演,让大家多了一个饭后娱乐的好去处。

戏曲在八闽乡村,向来是热闹与欢乐、团聚与幸福的代名词。每逢节庆,伴随着各种民俗活动的轮番举行,“看戏”都是绕不过去的关键词,由此衍生出的“看戏饭”等,更是乡邻之间走亲访友、沟通情感的好契机。

晋江的乡村篮球赛事根植于传统之中,又倡导移风易俗、展现新时代新风貌。如英林镇东埔村“金榜杯”,是为了庆祝学子金榜题名而举办的赛事;新塘街道后库社区则通过举办“移风易俗杯”篮球邀请赛,倡导村民健康、文明过节;永和西坑的篮球赛则替代了过去普渡日喝酒打牌的旧俗……

东埔村篮球协会会长吴显祖认为,篮球赛增进村与村的交流走访、人与人的情感认同,也激发出蓬勃向上的精气神和文明新风尚,助力乡风文明建设。

人们期待这些根植于民间的运动保持纯粹和“乡土气息”,喜爱它自下而上生长的活力。这些民间赛事最重要的,是“将人们联结在了一起”。

体育赛事的发展,推进了乡村振兴,提升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同时也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随着篮球运动在基层的不断发展,晋江村级篮球赛通过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式,不仅壮大了市场,也培育出一批篮球运营公司。如今的篮球赛,逐步向职业赛、专业赛靠拢,除了竞赛组织外,还带动了裁判、解说、直播、啦啦队、场地运营、体育经纪等全产业链发展,网络直播、专业裁判、技术统计、篮球宝贝、啦啦队等,已成为晋江“村BA”的标配。

乡村篮球赛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食宿、文旅、保险、服装等产业的发展。湖尾赶小海、古厝群—嘉排古街、海潮寺、海螺乡村振兴基地……在享受激烈比赛带来愉悦的同时,乡村游也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在东埔村赛场周边经营小卖部和卖四果汤的吴美容表示,她常年在周边做生意,平时顾客比较稳定,每逢有比赛,营业额还会翻倍,可谓“人气”“财气”双丰收。这正是东埔夜经济的一个缩影——篮球赛事“带火”这里的地摊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

“东埔村在这次‘村BA’中又一次名声大振。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利用机会,认真研究现有条件,开发民宿、餐饮等。”吴晓东说。

综合来看,篮球赛不仅给了村民们展现竞技实力的机会,还让他们有机会代表本村而战,尽显团结协作的精气神。“村BA”承载乡愁记忆、映照农民火红生活、彰显乡村文化新貌,是乡村赛事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重要原因。

以体育为媒,“村BA”串联起乡村的文化展示、经济商业发展和群众丰富的业余生活,展现出自身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多元功能价值,其积极意义毋庸置疑。“村BA”,亦是晋江农村农民逐步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动写照。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