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b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不爱出汗的他,全身都湿了

交警于超明和同事在实验一小门口执勤。 本报记者 董严军 摄

烈日下,“交警蓝”坚守岗位,指挥交通、巡逻路面、处理事故……今天,我和同事跟随晋江交警一中队民警于超明,体验他们汗水“湿身”的一天。

早上7时,于超明来到队里,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为了疏导早高峰拥堵,每天7时30分前,他和同事就要出现在市区各个主要交通路口。今天,于超明的执勤点是晋江市实验小学位于新华街的校门口。

此时,太阳虽然才刚刚露脸,但是一点也不“温柔”。赶着上学的学生和来往车辆逐渐增多,为了让学生能安全过马路,于超明和同事站在学校门口的斑马线上,指挥人员和车流。整个过程,他们要时刻注意,既保障学生、家长的安全,又不影响车辆通行。

8时10分,于超明的脸上渗出些许汗水。一旁的同事打趣道:“超明是队里最适合上路执勤的民警,因为他最不爱出汗。”确实,同行的其他交警脱下反光背心后,里面的警服早已被汗水浸湿,从“浅蓝”变成了“深蓝”,而于超明的警服还保持着“浅蓝”。

趁着大家空闲,我上前试穿反光背心。荧光绿的反光背心厚2厘米,并不透气,穿在身上才5分钟,我就热得受不了。

“早高峰执勤其实是一天中最轻松的活。”听着于超明的话,我以为他在开玩笑。然而,我很快便体验到了话中真意。

结束早高峰执勤后,我们跟随于超明和他的同事前往多个路段巡逻执勤。中午12时,他们在单位食堂简单扒拉了几口饭,又赶着出勤。原来,午餐时间是外卖高峰期,不少外卖小哥为了赶时间,闯红灯、超速、压线等交通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为此,晋江交警特地在中午12时30分至13时30分时间段,开展整治外卖小哥交通违法专项行动。

“这项行动以劝导为主,目的不是处罚,而是为了保护外卖小哥的安全。”中午12时40分,在泉安中路大剧院路口,站在被阳光炙烤的路面上仅仅10分钟,不爱出汗的于超明,脸上、脖子上、手臂上冒出细密的汗珠,在皮肤上形成“水路”,不断往下淌……

“过路口还看手机,这样非常不安全。”13时5分,于超明叫停一名快递小哥,让其注意交通安全。10多分钟的时间,这个路口有30多名外卖小哥经过,压线、骑车看手机等现象时有发生。于超明不得不奔波在四个方向的路口,来回劝导。除了额头上的大颗汗珠,他的皮肤在太阳的“照顾”下也开始变红。

13时35分,结束执勤的于超明和同事准备回队里休息。没想到,车刚到世纪大道体育中心灯控处,就看见斑马线前停着一辆面包车。于超明和同事立即上前,了解后得知该车抛锚了,正在等待救援。为了不影响后车通行,于超明和同事帮忙将车推到安全岛前。

来不及喘口气,于超明又发现距离该面包车十余米远的地方,一辆同样车型的面包车停在了路中央。“这车是来救援的?”带着疑问,于超明上前了解情况。没想到司机一见他就诉苦:“刚等红灯时,前面车坏了,我还在看热闹。没想到,绿灯时我自己的车也启动不了了。”

于超明哭笑不得,对司机说:“车停在路中央很危险,我帮你把车推到路边吧,那边阴凉还不影响交通。”手顶着车尾,弯腰、蹬腿……20多米的上坡路,于超明和同事每一步都走得艰难。

短短几分钟推了两部面包车,于超明和同事喘着粗气,衣服和裤子都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于超明说:“我们这个工作十年如一日,不分严寒和酷暑,也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虽然挺辛苦的,但是因为我们的指挥,孩子们能够准时上学,市民能够准时上班;因为我们的巡逻,有困难的群众能够及时得到帮助。我觉得,这个工作很有意义。”

本报记者 朱艳

日期:6月28日 星期三 天气:晴 气温:34℃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