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6月,安海镇68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2.7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64.09%;新开工建设项目13个,完成年度计划61.9%,顺利实现“双过半”。
盛夏时节勇争先,激情奋战劲冲天。
目前,晋江安海镇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发起“夏季攻势”,行走在安海各重点项目施工现场,一幅幅干劲“满格”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机器轰鸣声不断,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工人在各自岗位上埋头苦干……现场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和大干快干的奋进热潮,传递出项目落地开花、城镇拔节生长的声音。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今年以来,安海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将重大项目建设与“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深度融合,紧扣全年项目建设任务,不断优化创新项目推进机制,赋能重点项目服务保障,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强产业 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
推动城镇高质量发展,产业是支撑,今年来,安海镇紧抓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建设这一重大发展机遇,以园区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坚持立足自身优势、找准发展定位,壮大龙头企业及重点产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厚植坚实根基。
近日,记者来到智能装备制造业(晋江)重点基地安海园区(以下简称“智能装备基地安海园”)看到,海纳机械、恒钛机械、联兴金属材料等11家装备制造业企业重点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
今年6月初,位于智能装备基地安海园的中建城投绿色建材泉州区域总部及产研基地项目(以下简称中建城投绿色建材项目)正式投产。
据悉,该项目是以绿色建材产业技术研究为核心打造的“现代化、环保型、花园式”全封闭式绿色混凝土生产示范车间,配备先进降噪降尘设备及污水处理机压滤系统,粉尘及噪音排放达到福建省绿色搅拌站的规定,污水达到零排放。项目一期投资8000万元,生产车间采用2条240HZS全智能化生产线,计划年产高质量商品混凝土70万立方米,实现年产值3亿元,正式投产后将助推晋江绿色建材行业转型升级,赋能地方经济发展。
记者了解到,中建城投绿色建材项目于2022年2月开工建设,仅用时8个月就启动试生产,经综合评估,目前已具备正式投产条件。该项目的快速建成投产,不仅展现了企业项目建设方抢工期抓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还体现了政企齐心合力稳投资稳增长的扎实作为与担当。
安海镇经济发展与改革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安海镇聚焦基础扎实、优势突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积极做强智能装备基地安海园,通过聚力整装制造集群化,推动智能装备制造从前端到末端的全链条升级。目前,智能装备基地安海园入驻企业43家,已建成投产26家,今年上半年在建项目11个,除了中建城投绿色建材项目于6月初投产外,永庆机械生产项目、凌盛五金生产项目、联兴机械生产项目预计于下半年陆续投产。
与此同时,今年来,以抢抓晋江市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政策实施为契机,安海镇积极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加大盘活低效用地。今年上半年,安海镇多次组织工作专班赴上海、江苏招商考察,拟通过引进长顺创谷、联东U谷等投资建设高端产业园,加快推进老旧工业园区改造,前瞻谋划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目前,安海镇已与相关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并就下一步合作进行沟通协商。
兴城镇 片区有机更新加速推进
不久前,安海龙山寺片区建设项目两处安置地块完成土地公开出让,正式转入施工建设阶段。近日,记者在位于安海龙山寺、宝辉酒店之间的2处安置地块看到,目前项目施工方已进场,正在进行建设前的土地平整工作。
据了解,龙山寺片区安置房项目共有两个地块,整体设计概况为:地块一总用地面积为3389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其中将建设住宅11幢、配套用房1幢;地块二总用地面积为3013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其中将建设住宅7幢、幼儿园1幢。
安海镇有关负责人介绍,晋江市世纪大道南延伸暨北环-龙山寺片区建设项目是晋江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实施泉州“聚城畅通”工程,推进安海产城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项目依托规划建设中的世纪大道南延伸等区域交通干线及现有北环路等良好交通环境,整合安海丰富的教育文化资源,结合片区改造提升,进一步完善城镇各项公共配套设施,提高整体环境质量水平,丰富城市内涵。目前,相关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安海镇坚持为民建城,发力片区有机拓展更新,深挖安海深厚的人文底蕴优势,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推动“古镇+新城”双向提质,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样板。其中,新城区以北环—龙山寺两大片区连片改造为契机,统筹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打造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晋西辅城的重要功能区;老镇区则将以安平古镇历史风貌为底图,重点梳理古街肌理,精心打磨、匠心打造,以三里街改造提升为主轴,串联安平桥、龙山寺及周边文旅资源,以线串点扩面,重塑千年古镇的风韵魅力。
不只新城区的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老城区的保护与开发也在悄然推进。今年5月下旬,安海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及三里街片区有机更新项目规划方案汇报会及座谈会召开。会议详细听取安海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及三里街片区有机更新项目规划方案汇报,同时还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安海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及三里街片区有机更新的相关意见建议,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安海的古镇保护与发展。
与此同时,世遗点安平桥景区改造提升项目也正有序推进。近期,每当夜幕降临,总可见安平桥景区灯光璀璨,新增的洗墙灯、投光灯、瓦楞灯扮靓了安平桥畔的夜色。
据了解,为不断扩大安平桥世界遗产点效应,进一步提升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安海城镇形象,今年以来,安海镇积极推动安平桥景区改造提升项目。此前结合晋江市(安海)第十一届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的举办,安海镇提前系统规划、谋划,推进安平桥景区白塔周边、文化长廊、演艺岛、亲子乐园、亲水平台双层亭廊等重要节点的夜景提升和氛围布置,该夜景提升工程已于6月20日顺利收官。
下一步,安平桥景区改造提升项目还计划实施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北门入口景观提升、白塔周边夜景提升、游览导视系统提升、设施设备维护修缮、智慧旅游系统建设等项目。
惠民生 建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历史文化名镇、教育强镇,长期以来,安海镇高度重视教育,持续加大教育投入,通过新建或改扩建一批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完善办学设施设备,持续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满足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的愿望。今年,安海镇聚焦持续改善民生,策划及推进多个教育基础项目落地建设。
近日,记者来到安海镇养正中心小学新校区,可见该校运动场已初具雏形。
据了解,安海镇养正中心小学运动场为标准400米田径场,半径36.5米,跑道宽为1.22米,直弯道各8道,建设面积约为17300平方米,该场地跑道采用沥青混凝土,场心足球场采用水泥混凝土,目前,该操场基础层施工已完成,总计投入300多万元。为了保证场地的美观、耐用、安全、先进性,学校对后续的面层部分进行规划,对跑道、足球场、篮球场等不同区域设计采用优质、环保、耐用材料,计划投入资金约为500万元,目前资金正在筹措中,力争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
与此同时,安海镇梧山中心幼儿园B段主体工程室内外装修、水电及消防安装工程已全部完工,现阶段正进行消防及水电调试;安海镇第五幼儿园二期围墙及操场正加紧施工;养正中学新校区A、B座教师宿舍楼即将建设;慎中实验学校南大门及实验综合楼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桥头中心小学第二教学楼及风雨操场正办理规划许可证;梧山小学综合楼、西边小学科技楼等项目正抓紧手续办理。
6月30日,晋江安海镇可慕幼儿园主体建筑完成招投标,即将转入正式建设阶段。该项目主体总造价2100多万元,项目整体投入预计超3000万元。消息传来,该幼儿园服务片区的村民都十分欢喜与期待。
可慕幼儿园位于安海镇可慕村,规划为公办幼儿园,项目总占地5977平方米,按15个教学班,在园幼儿460人的规模进行建设,建成后将进一步满足可慕村及周边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该项目自立项筹备起,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热心乡贤、企业家积极为项目建设捐款,目前已筹集建设资金超800万元。
除了教育建设项目热火朝天外,今年上半年,安海教育可谓喜事连连。安海教育发展基金会迎来换届,换届筹备期间,基金会、安海镇各中小学、幼儿园收到乡贤捐资1.5571亿元。与此同时,晋江市松熹中学获批晋升完全中学,安海社会各界积极捐款,助力完中校改扩建工作,现累计捐款近3000万元。
绘新景 托起乡村振兴“幸福梦”
近年来,安海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扎实推进,基础设施短板加速补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明显改善,广大农民安居乐业。放眼广袤乡村,处处展示着新变化、新气象、新干劲。一幅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美丽画卷,在希望的田野上渐次展开。
近日,记者来到安海镇溪边村旧村改造拆迁安置住宅小区工程项目现场,红白蓝配色的崭新楼房矗立眼前,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水电、管线、缆线及室外景观工程等作业。现场各环节施工同步推进,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目前,建筑主体已全部完工,室外景观预计在8月下旬完成。”项目现场施工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眼下,安海坝头溪边美丽乡村二期建设正如火如荼地推进,除了安置住宅小区项目外,民俗项目上帝公宫、公妈厅等也正在加紧建设。同时,安海实验幼儿园宝龙园区、溪边村敬老院、图书馆、老人活动中心等民生项目也在加快推进。
除了让美丽乡村更宜居外,安海镇还积极引导各村(社区),结合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以产业增效带动乡村提质。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安海镇曾埭村的安平田园梦想城乡文旅项目一期现场,该项目的主题露营基地已初见雏形;农业气象观测站、稻田小火车、150亩的特色示范种植区等项目建设正同步推进,相关项目预计将于9月份完工并对外开放。
据了解,安平田园梦想城乡文旅项目为“百企帮百村”村企合作重点项目。该项目通过推动传统村落与田园风光的互融互促,完善空间环境及相关服务配套,引进创新科技、闽南文化、农旅产业等进驻乡村,致力于打造成为城市与乡村、艺术与田园、历史与文化、农业与体验融合发展的晋江特色乡村振兴新样板。项目由福建稻梦心华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涉及曾埭、西边、水后、外曾等4个村庄。
据福建稻梦心华文旅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项目一期工程正加速推进,现已启动核心种植区约150亩土地的分区种植,以及露营基地、农业气象观测站、溪畔足球场、湿地观鸟台等项目建设,近期还将启动实施曾埭闽南古厝书院、农渔旅产学研基地建设,并同步推进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集农业特色种养、农副产品加工、田园观光研学和村社企商业服务为一体的田园城乡文旅综合体。
本期策划:方锦枞 钱健铭 张志耐
本期执行:本报记者 林伊婷 秦越
实 习 生 颜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