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艳
开栏语:为提振晋江中小企业发展信心,即日起,本报推出帮扶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专项行动部门“一把手”访谈,通过专访晋江市工信局、晋江市商务局、晋江市金融局、晋江市行政服务中心、晋江贸促会、晋江市市场监管局、晋江税务局等单位负责人,聚焦涉及单位如何围绕“拓市场、降成本、优服务”,从开拓渠道、帮扶企业降本增效、保障企业资金等多个角度,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近日,晋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林永红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从此前“万名干部进万企·一企一策促发展”专项行动调查各行业反馈的情况来看,助企纾困主要要抢抓订单。
一方面,在欧美通胀背景下,全球市场不振、消费动能不足,叠加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外贸订单明显萎缩。另一方面,虽然国内市场正在复苏,但部分外贸企业为应对外贸订单萎缩困境,转向国内市场,进一步加剧了内销市场竞争。
面对重重难关,中小企业如何渡过?
“围绕‘拓市场、降成本、优服务’三个方面,晋江出台了帮扶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的43条措施。”林永红说,作为工业经济主管部门,聚焦企业所需、所盼、所急,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难题、提信心、促发展,责无旁贷。“我们正从多个层面着手筹划,帮助企业争抢订单、拓展市场。”
首先,是开辟“批量定制”新赛道。林永红介绍,近期,晋江市工信局将联动泉州职业装产业协同发展联盟、福建省纺服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聚焦工鞋领域,组织供需对接会,邀请省内乃至国内央企等单位向晋江鞋企发布工鞋需求,帮助一批企业进入国企工鞋批量定制赛道。
其次,是持续推动品牌产能回归。“我们将持续聚焦服装、鞋业领域,小规模、多频次地开展‘手拉手’品牌产能对接活动,引导品牌企业将更多的订单及原材料采购回归晋江,帮助晋江企业拓展订单来源。”林永红说。此外,晋江市工信局还将联动商务部门,以及有关协(商)会,争取邀请Shein(希音)等国际知名跨境电商企业来晋江开展业务推广和培训活动,推动更多中小企业借助跨境电商通道出海。
(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