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安海镇成立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党建联盟

看得见乡愁 望得见远方

——晋江市人大常委会助推新生代华侨资源涵养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杨静雯

“十户人家九户侨”,“侨”是晋江的宝贵资源与独特优势。近年来,华侨华人新生代逐渐成长为侨界中坚力量,进一步涵养新生代华侨资源成为晋江人大一项重要的课题。

保护侨乡史迹

乡愁看得见

70张安海老照片组成的“时光阶梯”,带领参观者开启了一段海外侨胞发展之路的旅程。华侨之家、新加坡、侨界翘楚……一个个单元馆记录着晋江侨胞的善行义举及爱国爱乡情怀。来自不同国家的信封写着同一个收件地——晋江。一份份乡愁漂洋过海,一张张华侨证、粮票、侨批,为新生代华侨提供了感知先辈过往的实体。这里是安海镇侨史馆,也是晋江人大推动侨乡文化保护建设的代表性场馆。

侨乡文化史迹是晋江广大华人华侨找得到根脉、记得住乡愁的历史印记。近年来,晋江人大持续做好“侨”的文章,实地走访调研安海、东石、龙湖等村镇侨史馆,了解侨乡文化展示平台建设、侨乡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听取人大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不断推动提升侨乡文化建设水平。

截至目前,晋江全市已建成1个市级、6个镇级、8个村级侨史馆,打造了集华侨历史文物文献展示、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侨乡文化展示平台。

为了更好地推动侨乡文化保护建设,2021年,晋江人大还将视察侨乡文化史迹保护工作情况列入当年工作要点,不断推动侨乡文化史迹保护。如今,晋江市镇村三级的侨史馆、侨批馆数量不断增加,品质内涵不断提升,成为不少华侨返乡、参观、考察的“网红”打卡点。

培根凝心聚力

新生代心连心

最近,世界晋江青年联谊会正忙着筹备暑期的交流活动,将组织25名晋江籍青少年前往印尼,开展新一期的“情源晋江”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

这一项活动自2008年起,已连续举办了13届,累计选拔了310名晋江优秀高中学生,前往海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开展文化交流,与当地侨亲、青年互动联谊,传递家乡信息,弘扬传统文化。这一品牌活动已成为凝聚海内外晋江青年的有效载体。

不仅晋江新生代要“走出去”交流,海外新生代华侨也要“请回来”联谊。今年8月,“寻根之旅”夏令营将再度启航。海外晋江籍青少年将回到故乡寻根谒祖、参观考察、交流联谊,在感受故乡风土人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拉近与故土的情感距离。截至目前,晋江共组织接待了菲律宾、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晋江籍青少年返乡团23个,累计1200余人次。

作为全省首个港澳青年交流基地和第一批侨台民宗基层联系点,世界晋江青年联谊会是晋江人大推进侨务工作的一个纽带。近年来,晋江人大持续围绕壮大海外侨力、构建和谐侨社等方面开展调研,推动组建华侨青年网络,15个海外市级同乡会及多个镇级同乡会均成立青年会,世界晋江青年联谊会、留学生联谊会、侨界青年联合会不断发展壮大。

推动出台政策

华侨安心“创”

近年来,晋江人大聚焦“侨+权益”,依法维“侨”权、促进政策落实。在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华侨及归侨侨眷权益保障协调工作机制的同时,晋江人大还深入开展“组合式”监督,综合运用执法检查、专题调研、视察、代表建议督办等多种监督形式,监督推动《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福建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等涉侨法律法规,以及惠台政策在晋江落地落实。

良好的创业环境为华侨人才返乡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晋江人大聚焦“侨+人才”,推动引侨智、发挥华侨作用,推动出台了《晋江市海外人才服务管理若干措施》,启动“晋江市海外人才智库”,聘请37位乡贤为“引智大使”;促成成立晋江市留学人员创业园、世晋青创新创业基地等海外留学人才联络载体12个,吸引新生代华侨回乡创业,促成在晋投资项目19个,总投资额超120亿元。

新生代华侨资源涵养工作是一项战略性、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晋江市人大常委会还将继续坚持创新理念,立足晋江侨务资源优势,不断推进新时代人大侨务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以党建搭桥 为产业发展增添红色动能

本报讯 (记者 林伊婷 实习生 颜烨) 近日,晋江安海镇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党建联盟暨揭牌仪式在晋工机械有限公司党群服务中心三楼会议室举行。

据悉,安海镇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党建联盟作为2023年度安海镇党委书记项目——“党旗领航 产业创享”项目重要内容之一,该联盟的成立将通过党建搭桥,以组织链串起产业链,实现党的建设、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当天仪式现场举行了安海镇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党建联盟揭牌、安海镇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党建联盟首批成员单位授牌仪式及其产业集群党建联盟成员单位签订联盟公约仪式等。

据了解,此次安海镇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党建联盟的成立,依托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搭建起“1+X+N”的开放式组织体系,“1”为产业集群中已建立党组织的“领头”企业,“X”为有关涉企职能部门及单位,“N”为已建立党组织的链上企业。通过搭建产业集群党建联盟,为非公企业和产业集群发展出谋划策,唱响党建合奏曲,画好联盟同心圆。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强化联盟协作,安海镇党委于当天会上发布了安海镇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党建联盟运行五大任务,包括构筑联盟体系、建立联席制度、夯实活动阵地、选派帮办团队、强化智库领航等内容。

安海镇党委书记陈进福表示,安海镇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党建联盟的成立,既是认真贯彻晋江市委、市政府“重龙头 强品牌 铸链条”专项行动的具体举措,也是聚合产业集群内资源的平台载体,更是用党建链串实产业链的生动实践,对实现党建工作与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相融共进、互促共赢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党建联盟以成立为契机,在党建的引领下,将逐步形成“联盟搭台、组织联动、业务唱戏”的工作格局,并有力拓展“党组织朋友圈”“产业生态圈”,有效提升安海镇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加速度。

当天会后,安海镇党委特邀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教授王荣杰作题为《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的专题报告讲座。讲座围绕产业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介绍提出技术创新的要点,并通过列举案例提出“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主要方向”的启示。讲座后,现场听众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