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春 陈巧玲 董严军 通讯员 张美美
火热夏日,行走在晋江经济开发区,一幅幅大干快上、干劲“满格”的发展图景跃然眼前。
多个标准厂房项目齐迎招商季,产业“新赛道”落地即领跑,半年招商引资总额超200亿元……一幅幅火热的场景、一个个跃动的数字,写就招商引资生动注脚,汇聚成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筑巢引凤,共赢未来。招商引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稳进提质的“强引擎”,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
今年初以来,晋江经济开发区不断做足拓空间、优服务、搭平台等多篇“文章”,一手强项目招引一手抓项目建设,促进一大批项目签约落地、投产增效。截至6月上旬,晋江经济开发区今年新签约项目达21个,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超200亿元。其中,计划总投资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1.6%,项目履约率达到100%。
当前,晋江经济开发区正紧抓招商引资发展“生命线”,持续厚植产业发展沃土,激活“强产业、兴城市”动力引擎。
让招商前置 标准厂房供不应求
综合产业园区招商推介的“夏日攻势”,首先在9月即可竣工验收的安东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擂响“战鼓”。
招商现场,来自上海、苏州、厦门等地的6家意向入驻企业进行了集中签约,意向入驻面积约3.3万平方米。
不只上述园区,5月以来,英林园服饰标准厂房一体化微工业园、永佳智能装备产业园、金井绿色新材料产业园等相继举行招商推介会,掀起综合产业园区载体招商的火热浪潮。
“大抓招商”持续升温的背后,是优质项目撑起的底气。
走进即将开园的英林园服饰标准厂房一体化微工业园,“精装”厂房吸引着纷至沓来的“探厂房”企业。
“项目(一期)有7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已吸引40多家泳装、运动服等服饰类企业前来观摩,可以说是供不应求。”晋江经济开发区英林园区办主任许伟伟介绍,经过择优招引,意向入驻的16家企业中有15家为规上企业。
为何企业如此看好综合园区?
晋江泳装产业协会秘书长洪梓烽道出了其中缘由,“综合园区从车间、仓库到环保、消防设施都是集约规划、量身定制,中小企业可以‘拎机投产’,解决了‘老厂房装不下、新厂房建不起’的难题。”
事实上,综合产业园区不仅仅是载体招商的突出代表,更是产业生态招商、链群招商的生动实践。
以安东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为例。该园区聚焦晋江纺织后整理产业布局分散、生产粗放、竞争力不足的薄弱点,依托安东园染整产业根基深厚的资源禀赋,将打造成以纺织后整理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目标明确,招商前置。在项目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的同时,面向纺织面料后整理产业相关企业的招商工作,也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开。
今年年初,在园区尚未建成时,该项目就已吸引30多家国内相关企业前来咨询。其中,10多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涵盖后整理的膜制作、高端复合、烫金、数码印花等工艺企业。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入驻产业园区、共筑产业生态、协同强链补裢,已成为园区与意向入驻企业的“双向奔赴”。
“综合产业园汇集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入园区就加入了产业集群,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意向入驻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的苏州福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振旺说,园区统一配置了标准厂房、污水处理厂、人才公寓、综合办公楼等,对企业来说省事、省心又省钱。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双双飘红,并非一蹴而就。
“今年初以来,我们持续把做好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核心之核心工程’来抓,并通过项目建设来落地落实,不断积蓄发展后劲、拓展发展空间、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晋江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许国鑫表示。
特别在综合产业园区建设招商方面,晋江经济开发区一方面以“策划即招商、拿地即开工、竣工即交付、交付即投产”的要求,来抓项目建设和招商进度;另一方面,通过自建自营、委托代运营、合作联营等多种模式,不断壮大产业园区“朋友圈”,推动招商引资“加速度”,为下一步综合产业园的顺利开园投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抓招商精度 产业升级“拓圈”加速
面对国内外竞争的加剧,抢占产业“新赛道”、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构筑未来发展优势的关键方向。
在集成电路产业园(工业园),不仅有着1.2万亩的优质产业空间,园区标准厂房、高端人才公寓、优质教育、交通道路等项目的推进,也让这里成为晋江布局新兴产业的高地。
筑巢在于引凤。
为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园(工业园)开发建设,推动园区项目高效运营,今年新春伊始,集成电路产业园(工业园)项目指挥部便铺开精准招商工作。
“拿园区产业版图找优质项目拼图。”在晋江市领导带队下,项目指挥部一行人,前往广州、深圳、杭州等地考察。一方面,学习借鉴先进地区产业园区绿色智慧建设、产业生态构建、开发运营服务等经验做法;另一方面,考察园区专业运营商,以场景招商,为集成电路产业园(工业园)汇聚优质产业生态。
走出去,引进来。
经过多方考察、合作洽谈和项目招标等程序,最终,集成电路产业园(工业园)成功“牵手”华润集团旗下专注产业生态运营的润城新产业公司,按下了专业化、高标准产业园区运营服务的“加速键”。
以商招商,以企引企。
依托润城新产业公司储备的1000多家深圳优质企业资源和深圳“20+8”优势产业,润城新产业公司将为集成电路产业园(工业园)定向对接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等领域企业。今年,该公司有望签署10家以上高新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落地园区,助力打造两岸集成电路产业新高地。
“招进来”只是第一步,“落得下”更加重要。
走进暂时“栖息”在三创园的福建睿斯科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复杂的物理公式展板、玄奥的微观粒子雕塑、精密的肿瘤治疗设备,无不令人眼前一亮。
睿斯科项目的引进,是晋江构建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规划用地133亩,计划在5年内发展成为年产值百亿元的高端医疗器械企业,助力晋江打造“中国核医学谷”。
新项目承载新希望。目前,睿斯科项目选址的集成电路产业园(工业园)标准厂房还处于建设阶段,三创园被选定为睿斯科项目的过渡期场所。
今年年初,围绕2月底交付过渡期场所的“硬任务”,晋江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第一时间抽调班子成员、业务骨干7人组建工作专班,针对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改造空间,就设计、施工、协调等工作提供“项目管家”保障服务,全力以赴组织资源,支持项目建设。
今年2月28日,经过53天的日夜奋战,晋江经济开发区成功交付睿斯科项目过渡场所孵化器空间,确保该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有了专班对接,遇到难事,一个电话就有专人帮助解决。”睿斯科公司执行董事苏兴康感叹地说,正是有政府的靠前服务,为项目提供从洽谈、签约、审批到落地、开工、投产等全周期服务保障,才使得他们这家原本布局沿海大城市的企业下决心转投晋江,建设高端肿瘤粒子医疗设备制造基地。
一枝独秀不是春。在医疗健康板块,不仅睿斯科项目备受期待,基金招商也发出了“新枝”。
厚新(晋江)生命健康产业园项目的招引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据悉,该项目将落地五里园,计划成立规模为5亿~10亿元的生命科学投资基金,将聚焦可穿戴医疗器械、新资源食品原料两大领域,搭建“一产业一园区一基金”发展模式。项目首期预计引进3个子项目,三年内产值可达10亿元。
除了发力集成电路、医疗健康产业,围绕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产业的强链补链,晋江经济开发区还精准引进中节能(晋江)纺织新材料产业园、华清电子材料自动化生产线、百鑫高科·五里产业园等项目,全面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拓招商广度 发展活力不断迸发
招商引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更是拉动经济增长、增强发展后劲的源头活水。
围绕“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链引群”,今年初以来,晋江经济开发区持续拓宽招商广度,稳固“老朋友”,促成新合作,积极寻求各个发展赛道上的“战略合伙人”。
走进晋江新智造产业园,一栋栋标准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以智能制造、智能轻工为主的综合产业园呼之欲出。
“当前,园区的招商进度已经完成95%,意向入驻企业达21家,还有2家企业正待资质审核。”新智造产业园项目招商总监邓贤臣介绍,意向入驻的企业预计总投资可达5.3亿元。
不只园区招商进度喜人,事实上,新智造产业园项目本身也是晋江经济开发区以优质空间招引的“金凤凰”之一。
看好晋江实体经济的强劲动能和新塘园广阔的发展空间,三六一度公司创始人携手上海岁金集团,计划投资10.8亿元,建设、运营新智造产业园项目。
如果说新智造产业园项目和入园企业的招引是“老朋友”不断带来“新朋友”,那么浙江赛创未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加入,则是晋江经济开发区在平台招商下,让“老朋友”有了“新身份”。
今年7月,赛创未来公司将以三创园孵化器运营商的“新身份”,加入晋江经济开发区发展赛道。
2019年起,赛创未来公司就与三创园结缘,负责多届“海峡杯”福建(晋江)创新创业大赛的赛事执行。
作为赛事执行方,赛创未来公司走访调研了晋江多家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及行业协会,就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的难点痛点、关键技术、人才需求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对晋江产业发展情况可谓知之甚详。
“引入赛创未来公司后,我们将与该公司在全生命周期创业创新生态体系的合作上进行深度对接,拟开展以‘成果转化+项目孵化+企业孵化+产业催化+人才引入’为目标导向的运营合作,不断提升三创园的创业创新水平,更好服务晋江产业高质量发展。”晋江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钖岑介绍。
链群招商、平台招商硕果频结的同时,企业的转型升级带来的增资扩产,也成为园区招商引资的巨大“潜力股”。
在金井绿色纺织新材料产业园,港隆、向兴、信泰等纺织行业龙头企业的进驻,将形成“雁阵效应”,引进一批纺织新材料产业上下游项目落地,激活产业园“一池春水”。
引项目、促招商也要抓好开工率、履约率。
晋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招商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落地项目均有专人跟进,并约定了从项目土地出让到正式开工的时限,如有逾期,将对项目方进行通知、约谈等,促进项目开工、落地见效。
对招商项目的工业用地指标,在亩均投资、产出和税收等方面也有“约定”。
以占地近200亩的向兴高端生态智能纺织新材料项目为例。晋江经济开发区要求该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500万元/亩,项目达产后,亩均产值不低于600万元,亩均税收需达20万元以上。
“招商引资做得实、做得好,高质量发展才有保障。”许国鑫表示,下一步,晋江经济开发区将持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通过产业生态招商、场景招商、链群招商、高品质载体招商、乡贤招商、基金招商、专业机构招商等多维度招商方式,不断开创招商工作新局面、集聚发展新动能、培育产业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