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朝气动群山,无限风光映笑颜。昨日上午,2023晋江产业集团芯华里·晋江经济报小记者毕业季登高活动在紫帽山风景区鸣笛。小记者亲子携手登高,在晋江之巅放声欢呼。
本报记者 刘泽宇 欧阳霆 蔡培仁 黄海莲 董严军 秦越 陈巧玲
“很开心,收获满满!” 成功“百人团”亮相
“活动开始前,孩子们就很期待。登顶后,他们纷纷跑来与我分享登山途中的快乐。”在老师陈美玲的带领下,晋江安海成功中心小学小记者亲子统一乘坐本报为他们准备的专属大巴,从学校出发。
本次小记者登高活动自启动报名起就备受关注,众多小记者站组团报名参加。其中,晋江安海成功中心小学小记者站共有上百人报名参加,是本次活动最大的学校团体。
抵达活动现场,小记者们欢呼雀跃,有说有笑地等待着活动开始。随着鸣笛一响,他们快乐出发,朝着登顶的目标发起挑战。爬到500米处,成功中心小学小记者黄奕然告诉记者,他的状态还不错,登山过程也很有趣,特别想去山顶看一下此次活动的笑脸墙,“活动开始前,我就向报社投稿了小记者的笑脸照,并一直期待着。”
“很开心!”“收获满满!”“下次我还要报名!”……在紫帽山顶,小记者庆祝登顶的欢呼声不绝于耳,随行的家长纷纷拿起手机记录这些精彩瞬间。活动结束后,成功中心小学小记者家长尤丽翠在朋友圈分享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照片和感受。她说:“谢谢晋江经济报为孩子们的成长策划这么多、这么棒的活动,谢谢孩子们给予我登顶的力量,愿他们未来的学习之路如登高一样,步步向上,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努力到达自己的顶峰!”
文化标语 一路陪伴小记者登顶
“最难走的路正是上坡路!相信自己,你正在通往成功的路上!”“眼里有光,心中有爱,去拥抱向日葵般灿烂的明天吧。”“道路还很长,继续砥砺前行,追逐属于自己的星光!”……昨日,在山道沿途,小记者亲子看到了许多振奋人心的祝福语。他们纷纷停下脚步,与这些祝福合影。这些祝福不仅鼓励小记者们勇攀高峰,更是给毕业班的小记者加油鼓劲。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祝福语都出自本报在册小记者之手。
“看!这是我送的祝福!”晋江金井瀛洲小学四年2班安佳怡在登高过程中,惊喜地发现自己写的祝福被采用,兴奋地跟小伙伴分享。她在祝福里写道:“你们用才智与学识取得今天的收获,又将以明智与果敢接受明天的挑战。愿你始终一往无前!”自从加入小记者后,安佳怡积极参与投稿,每期话题征集,她总能第一时间投稿。而这次知道要送祝福给毕业班的哥哥姐姐后,安佳怡斟酌了很久,才写下这些内容。“希望哥哥姐姐们能带着我的祝福,勇敢地迎接未来!”
才艺表演 为学长学姐壮行
每年的登高活动中,小记者才艺秀开场也是其中的一大亮点。今年,多才多艺的小记者又将带来什么表演,也是不少小记者和家长关注的环节之一。这不,晋江市华泰实验小学小记者李承烨穿着表演服,手拿竹笛上场后,观众纷纷往舞台方向靠拢,拿出手机拍摄。
在轻快的音乐伴奏中,李承烨吹奏了一首《龙的传人》。他一边吹奏,一边轻轻地摆动着身体,自信大方的台风感染了在场每一位观众,还有观众跟着轻声哼了起来。换下演出服,穿上活动统一服装,李承烨立刻融入“大部队”中,走到队伍最前排,迫不及待地摆好姿势,等着出发的鸣笛响起。“所有认识的、不认识的小记者一起向一个目标前进,这样的体验很有趣!”李承烨兴奋地说道。
与灵动轻快的竹笛吹奏不同,晋江金井瀛洲小学小记者王巧诗的独舞舒缓唯美。在《人间烟火》的音乐中,她拿着一把油纸伞,轻盈地跳起舞来,曼妙动人。在紫帽山的一片绿意中,她犹如大自然里舞动的小精灵。这是王巧诗第一次参加本报组织的小记者大型活动,能在这样的活动中参与演出,她的心情更是激动。“两年后,我希望自己也能以毕业班小记者的身份来参与登高活动,相信意义会更不同!”
花式登山 享受“双倍”欢乐
“哇!这里有一只吉丁虫,看我怎么抓住它。”登山途中,小记者关辰磊的一声惊呼,引发了众人的关注。随即,与其同行的几名小记者迅速围了上来,紧紧地盯着树上的虫子,生怕它飞走。
在大伙的共同努力下,虫子被装进盒子,小记者们发出了胜利的呼喊。记者了解到,这几名小记者都来自晋江安海养正中心小学,分别是杨泓裕、关辰磊、施凯文、林亦琛和王棪铠。他们手持捕虫装备结伴而行,组成了一支“昆虫小队”,一边登山,一边寻找山中的昆虫,享受着“双倍”的快乐。
“此次活动,我们不仅是爬山,还一路抓虫子。目前,我们已经抓了4只蝉,还有天牛、锹甲、龙眼鸡等昆虫,非常开心!”关辰磊和林亦琛高兴地与记者分享着他们的收获。关辰磊说,在接下来的登山途中,他还将与伙伴不断探索,发现更多的精彩。当他们成功登顶时,手里的盒子已经装满了不同种类的昆虫。
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神情,一旁的小记者家长也很开心。小记者家长吕岚岚说:“孩子喜欢研究昆虫,紫帽山的生态环境很好,物种丰富,小朋友对此很激动也很期待。登山途中,他们反复在山道中徘徊,既锻炼了身体,也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见过的昆虫种类。”
时光邮筒 种下希望 对话未来
如果给六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你会写些什么呢?在昨日的登顶现场,主办方还专门设置了一个梦想时间胶囊寄送邮筒,小记者把提前写好的信,投进邮筒,记录过去,种下希望,对话未来,期待六年后开启梦想时间胶囊。
“祝你在未来依旧春光满面,笑容不减,奔赴青春,奔向未来……加油!未来的外交官!加油!未来的音乐人……”站在时光邮筒前,来自晋江金井毓英中心小学六年级的黄依然才发现自己忘记提前写信,为了不留遗憾,她在现场找到纸和笔,在上面写下了执着的理想、未来的心愿、难忘的情谊。黄依然说,希望用一句诗来告诉未来的自己,那就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和黄依然一样就读于毓英中心小学六年级的许琪迎也在时光邮筒里封存了自己的梦想。“一路上,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加油,让一次次想放弃的我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希望六年后的自己,能够继续保持这份坚持。”许琪迎说,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大家可能会因为太过匆忙,忘记珍视生活中的美好;也可能在形形色色的人潮中,跟丢了自己的梦想。这一封写给未来的信,也算是一份留给自己的备忘录。
打卡笑脸墙 重温最真的童年
笑容是世界上最美的表情,传递快乐,也传递温暖。在昨日的登顶现场,一面长46米,高3米的巨型笑脸墙让成功登顶的大人和小记者都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孩子那扑面而来的童真气息。在这面“笑脸墙”上,孩子们有的抿嘴微笑,有的张口大笑,一张张笑脸,无邪、纯真。
“这是我小时候的照片,最能代表童年的欢乐。”第三个成功登顶,来自晋江心养小学六年级的苏子森在笑脸墙上找到了自己。当天,他和父亲一起来参加活动。“去年的冬季校园运动会,我800米和400米都拿了冠军,所以今天想来挑战一下,成为第一个登顶的,但还是低估了一起参加活动的其他同学,大家都很厉害。”苏子森笑着说,来爬过紫帽山几次,但因为爸爸忙,都是和妈妈一起来,这一次刚好遇上父亲节,又是周末,父亲是第一次陪着他登山。
“哇,这张好帅!”“哇,这张好美!”8时许,笑脸墙前已经围满了同学,突然传出一阵激动的声音,原来是来自金井瀛洲小学4年级的王蔚齐和同学正在寻找墙上的“我”,在看到同学照片后显得异常兴奋。“活动很好玩,也很累。”王蔚齐说,一路上,同学们相互鼓劲,相互帮助,这样的体验很好。
看着“笑脸墙”前同学们欢声笑语,希望他们踏着毕业的脚步,都能像向日葵一样保持微笑的姿态,朝向阳光,做最好的自己。
品尝闽南美食 暖胃又暖心
“快看,有牛肉丸、四果汤!”在昨日的活动现场,两个传统闽南美食摊位吸引了下山归来的小记者。据悉,主办方特别邀请菲尝好闽南牛筋丸和闽南四秀四果汤两个传统闽南美食助力,让小记者们在活动中品尝非遗小吃,领略传统闽南美食的魅力。牛肉丸、四果汤都是泉州闻名的非遗小吃,此次助力登高活动的两个商家,都是传统闽南美食的优秀传承者。
九叔食品的“菲尝好”牛筋丸始创于1915年,如今已经传至第四代,四代人传承下来的传统手工做法,使得他们做起来的牛筋丸口感Q弹劲道,口口爆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此次活动中,九叔食品不仅为大家带来了他们的招牌闽南牛筋丸、牛肉拳头母,还带来了牛肉丸、牛肉羹等传统美食。“香!太香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丸下肚,小记者李明宇大呼过瘾。
“我要加西瓜、银耳。”“我要火龙果和绿豆。”那边,热气腾腾的牛肉汤摊位排起了长龙,这边冰凉清爽的四果汤摊位也排起了长队。四果汤是闽南传统的消暑美食,而“闽南四秀石花膏”的主理人庄玲玲便是晋江市青阳好再来固本钱美食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庄固本之女,她继承了父亲的石花膏制作技艺,凭借自身努力,钻研创新,让“闽南四秀石花膏”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吃,并荣获“中华名小吃”“福建名小吃”“全国绿色养生餐饮名店”“泉州特色风味小吃”等各级荣誉称号。此次,闽南四秀石花膏特意为小记者们准备了绿豆、红豆、芋丁、西瓜、芒果、菠萝、银耳、粉粿、桂花糕等配料,让小记者吃上一碗口感丰富又清凉解暑的传统四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