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产业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企业反腐不能“讳疾忌医”

上周,两件关于企业反腐的新闻引发较大关注:安踏集团东北大区监察巡视大会启动;盼盼食品集团组织核心部门、重要岗位员工参加廉政警示教育活动。

近年来,企业反腐成为焦点话题。无论是在本土企业或者在国内的头部企业身上,均能看到相关案例。以互联网头部企业为例,2022年腾讯查处案件70余起、辞退100余人;美团移送司法机关107人,清退合作商家41家。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企业反腐问题一直都是民营企业讳莫如深的话题。实际上,很多民营企业内部都有遭遇“家贼”“内鬼”的经历。对于上述问题,民营企业家一般不愿意公之于众,一方面担心企业社会形象受损,另一方面是“家贼”“内鬼”往往与企业经营者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私人关系。此外,一些民营企业家也担心,这类“家丑”诉诸司法程序反而会给企业经营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很多民营企业大都采取息事宁人的做法。

企业反腐,是企业走向合规路上必须跨过的关口。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内部腐败给企业带来的消极作用将越来越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企业面临倒闭风险。这已经是事关企业危急存亡的重大问题。

正因如此,面对内部腐败现象,企业不应再像以往那样“讳疾忌医”,而要正视该现象,并用正确的手段应对。

何谓正确手段,说起来无非三方面。一是要在企业内部进行宣导,从企业主到普通员工都能知法懂法,明白企业腐败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二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制度,堵住各种可能滋生腐败的漏洞短板。三是面对已然发生的企业腐败行为,及时向有关部门报案,拿起法律武器捍卫企业合法权益。

可以想象,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碰到相关问题的概率也会增大。对于企业而言,唯有主动强化自治,通过内外合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方能逐渐在市场经济中形成对贪腐问题的“免疫力”。

世新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