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多彩磁灶·乐享世遗”晋江市磁灶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暨晋江高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世界文化遗产点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举办。
此次活动在晋江市文化和旅游局、晋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指导下,由泉州市高教发展中心、磁灶镇政府、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共同主办,磁灶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晋江市文保中心承办,福州大学晋江校区、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协办,是磁灶镇2023年“泉州世界遗产日”暨第二届“世遗泉州·多彩磁灶”文化旅游节项目之一。
活动在精彩的国风走秀、舞龙表演中拉开帷幕,共吸引数百名群众共同参与。现场设置有非遗市集、国风创拍等环节,以及晋江高校、磁灶镇带来的磁灶窑陶艺、汉服妆造、泉州珠绣、彩扎花灯、掐丝珐琅、剪纸艺术、民乐演奏、沙画创作等16项非遗体验摊位,为参与游客献上了“世遗+非遗”的文化盛宴(如左图)。
以活动开展为契机,现场还举行了晋江市文化遗产保护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探秘世遗 传承文明”双馨书院世遗文化调研实践团授旗仪式,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这是我们首次联合晋江三所高校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效果满满。”磁灶镇副镇长乔莉梦表示,活动的开展搭建起了政校交流的桥梁,今后磁灶将引入更多校地共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充分结合高校社团资源,通过策划研学课程、鼓励高校学子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世遗文化文创品开发设计等,为世遗文化、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青春力量和新鲜血液。
结合活动的举办,现场还同步开展了“乐享世遗”网络秀,征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的精美图片、视频,受到现场大学生、游客的积极参与。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通识教育学院院长助理吴小梅介绍,学校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邀请非遗传承人开设各类非遗项目兴趣课堂。此次参与组建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队,旨在更多地联动在地文化遗产点、非遗文化,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晋江的优秀传统文化,参与晋江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保护,为晋江文化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记者了解到,围绕“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主题,磁灶镇还将策划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让更多人走进世遗磁灶窑,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借此营造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的传承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