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静雯 秦越) 昨天是我国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晋江市共推出23项活动,为民众带来视觉、听觉、触觉多感官的文化盛宴,展示文物、非遗保护的最新成果。
国风走秀、舞龙表演、非遗技艺体验……昨天上午,位于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的泉州古代外销陶瓷馆内熙熙攘攘,“多彩磁灶 乐享世遗”主题活动在这里启动。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的学生们身着传统服饰,开启了一场穿越宋元的非遗之旅。
当天下午,“陶韵千年”磁灶窑陶瓷艺术展(右图)在五店市泰华宸美术馆正式开展。活动现场,来自中国国家文物局、国家博物馆、国家画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坐一堂,对磁灶窑历史、陶瓷作品收藏价值等展开深入探讨。
“原来晋江有这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客张涵感叹道。在五店市尚书第内,2023年晋江市文化遗产图片展吸引游客驻足,围头“八·二三”炮战遗址、深沪褒歌歌唱画面、宅内鲜花花灯制作过程……一组组镜头记录了晋江文化遗产及非遗传承人的故事,让参观者跨越时空感知晋江文化魅力。
“恰亲像蜜内再添糖锦上再添妆”……昨晚七点半,晋江市祖昌音乐厅里传来阵阵悠扬乐曲声,为期18天的第十七届南音演唱节(左图)拉开序幕。晋江南音各级传承人共同奏响千年雅乐,奏响晋江非遗故事。
接下去,晋江市还将推出非遗小课堂、陶瓷专场公益鉴宝、非遗文艺晚会等各类精彩活动,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关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