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b版:理财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按需办卡 理性消费

你的信用卡“睡”了吗?

继3月密集发布清理睡眠账户的公告之后,近日,又有多家银行发布对长期睡眠信用卡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而着手清理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下个月。

记者了解到,随着断卡行动的推进及信用卡新规的实施,越来越多的银行已陆续开展清理长期睡眠卡的相关工作。业内人士表示,信用卡长期不使用,会进入睡眠状态,也可能会产生年费等费用,也会有被盗刷的风险。因此,消费者应养成定期梳理个人名下信用卡账户情况的习惯,及时注销不再使用的信用卡。

多家银行加强清理信用卡

“为切实保障您工银信用卡的用卡安全与合法权益,我行将对长期睡眠信用卡开展安全管理工作。”近日,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自6月8日起,该行将分阶段通知名下持有连续18个月以上无客户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溢缴款为零的长期睡眠信用卡的客户,并对相关卡片采取停用或注销等安全管理措施,正常使用的信用卡不会受到此次操作的影响。

与此同时,光大银行也发布公告表示,该行将对身份信息不合规且长期不动卡客户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管理范围为身份信息不符合该行当前信息采集要求且名下连续18个月以上无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溢缴款为零的信用卡客户,将于2023年6月15日起开始分批执行信用卡停用、销卡等相关处理。此前,光大银行就曾从两个方面对主卡客户发卡上限进行限制,一是累计账户数量限制,即每位客户名下持有的累计账户数量上限为40个(含);二是有效账户数量限制,即每位客户名下有效账户数量上限为10个(含)。

今年一季度,就已有数十家银行陆续发布相关清理公告。例如,中国银行表示,自3月20日起,对连续18个月及以上无主动交易、且无任何未偿还款项和存款的长期睡眠信用卡,分阶段进行信用卡降额、停用或销卡等相关处理,其他正常使用的信用卡不会受到此次操作的影响。

如果你的信用卡被停用后,仍需要使用卡片,是否能够申请恢复?光大银行表示,持卡人可依据提示短信内容,携带相关有效证件到所在地分支行柜台办理身份信息完善手续;信息完善后,即可到所在地分行信用卡部申请恢复使用;但一旦被注销,消费者仍需要使用卡片,就得重新申请办理。

睡眠信用卡应及时处理

密集加强对睡眠信用卡的监管,这样的情况自去年以来就十分普遍。

随着断卡行动的推进及信用卡新规的实施,清理睡眠信用卡也势在必行。尤其是信用卡新规,对银行长期睡眠信用卡划定了监管标准。监管部门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持续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伪冒欺诈办卡、过度办卡等风险。对单一客户设置本机构发卡数量上限。强化睡眠信用卡动态监测管理,严格控制占比,连续18个月以上无客户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溢缴款为零的长期睡眠信用卡数量占本机构总发卡数量的比例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20%。此项新规的出台,也加快了银行对睡眠信用卡的清理工作。

手上有几张信用卡、哪些仍在使用,面对这些问题,你是否都能完全了解?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持卡者而言,信用卡不使用并不意味着不会产生费用,一些信用卡仍然会有年费等费用,也可能会有被盗刷的风险,因此应清晰了解自己的持卡状态,及时清理不使用的信用卡。

小贴士

信用卡在便利大众支付和日常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作为一种消费金融工具,也产生了消费者盲目办卡、过量办卡、过度消费,最后因过度负债陷入“以贷还贷”“以卡养卡”的境况。

因此,消费者并结合自身能力按需办理信用卡,理性透支消费。如有办卡需求,应通过银行正规渠道办理,在申请信用卡时,应仔细阅读发卡协议,充分了解信用卡计结息规则、账单日期、还款要求、年费等相关信息,并在客户身份核验和办卡意愿核验等关键环节积极配合录音录像等可回溯管理流程。

消费者使用信用卡时,要注意及时足额还款,避免还款逾期等带来的不利影响;一些不适当用卡行为不仅让自身还款压力增大,还可能产生个人征信不良记录甚至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同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将信用卡资金用于房地产、证券、股票等非消费领域。

针对信用卡分期业务,消费者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办理分期业务时认真阅读合同条款,重点关注自身承担的合同义务、违约责任条款,必要时可向银行工作人员咨询,避免因资金使用规划不当,产生息费、违约金等加重还款负担。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