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互联网+”现代设施农业种植绿色有机蔬菜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企业通过自有电子商务营销平台,采取会员制直接配送形式,并辅以休闲体验式观光农业的模式直营,在当地拥有良好口碑,客户群体较多。
2022年初,该公司农产品订单不断增加,但因为运输成本上涨、应收账款回款难,企业资金出现周转困难,亟须流动资金。晋江农商银行金融助理得知情况后,为保障疫情期间金融持续供给,立即开展对接工作,主动上门服务,为其成功办理 “乡村振兴贷”50万元。
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晋江农商银行发放涉农贷款余额超317亿元,占各项贷款的87%以上,涉农贷款市场份额位居晋江市金融机构首位。该行还制定出台“乡村振兴贷”专项管理办法,通过福建省金融服务云平台,为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等发放全省首批“乡村振兴贷”,授信总额超2230万元。
下沉金融服务重心
解群众之所需,帮群众之所盼。近日,晋江农商银行开展“青耘泉州·春耕希望”主题公益助农直播活动。该场直播活动旨在推动深沪本土特色美食线上销售,促进产业兴旺和商户增收,并且直播当天三分之一的收入将用于参与晋江市古树名木认养公益工作。目前,该行已开展多场助农直播活动,其中与深沪镇、围头村的公益助农直播,均取得销售额破万的好成绩。
晋江农商银行持续深化“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丰富“金融+直播”形式,创新助农扶农举措,多途径推动农业产业升级。通过开启多场公益直播,带动百姓增收和消费升级,助力电商经济成果惠企助农,激活乡村振兴新潜能,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
公益助农是支持和服务乡村经济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而遍布全市的金融助理,则是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尖兵”。
据介绍,晋江农商银行与晋江市委组织部、乡村振兴办联合下发《关于选派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的通知》,选派全市首批52名中层干部、网点负责人挂职担任20个镇(街道、经济开发区)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此外,向全市399个村(社区)派驻金融助理278名,聘任乡村振兴信息员110名,形成进村入社区的强大工作合力。建立起乡村金融服务“三通”格局,即机构网点“乡乡通”、便民服务“村村通”、电子银行“户户通”,为27万名农户建立金融档案,发展手机银行客户超79万户,实现客户足不出户即可办理金融服务。
盘活农村资产要素资源
作为返乡创业的00后大学生,尤女士看准了双休日短程旅行的市场需求,打算在家乡创业,但是在创业资金上遇上了困难。在了解到其金融需求后,晋江农商银行金融助理根据其在村内的房产,为其顺利办理了“农房乐”贷款,解决其创业资金上的缺口。
近年来,晋江农商银行主动对接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以金融杠杆撬动农村“两权”等生产要素,开发“福村贷”“农房乐”“农田贷”“农地贷”“农股贷”等系列产品,完善“特色要素+特色产品”体系,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助推农村经营“新主体”发展。其中,以晋江被列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为契机,创新推出并不断升级全市首款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农房乐”。
目前,“农房乐3.0”作为晋江农商银行助推乡村振兴的拳头产品,以额度高、期限长、利率低、还款方式灵活等优势在农户、农村个体经营户中成功“出圈”。截至3月末,授信户数超450户,授信金额超4亿元,获评“全国农村金融十佳服务乡村振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