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b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汇资本 促创新 聚人才 拓空间 强产业

晋江梳理出台15份政策“大礼包”

本报记者 柯国笠

惠企政策是民营经济最直接的“阳光、雨露”。昨日,在2023年晋江市企业创新发展大会上,围绕“汇资本、促创新、聚人才、拓空间、强产业”,晋江梳理出台15份最新政策“大礼包”,多方位助力企业,为晋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送去“助攻”。

汇聚资本

让“活水”赋能发展

激发金融活水助力实体产业创新升级,晋江出台多个政策推动资本赋能实体发展。

政策引导基金聚集,在基金落地、经营、投资、招商等各环节实行奖励。其中,新设立或迁入基金,给予最高95%新增地方经济贡献奖励,基金管理团队给予最高700万元落地奖励。对基金在晋江投资或招引企业落地的,每年分别最高奖励2000万元、1000万元;对基金高管最高给予个人所得税地方经济贡献全额奖励。

资本市场方面,晋江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上市。其中,晋江市后备企业成功上市,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奖励;前三家在北交所上市的本市后备企业,每家再追加奖励100万元;拟在北交所上市的后备企业最多可享受三年100%新增地方经济贡献奖励,其他后备企业最多可享受三年70%新增地方经济贡献奖励。

针对晋江现有金融机构整体数量和结构,晋江还出台政策吸引机构落户,金融机构、准金融机构来晋江注册设立法人,最高可获得500万元奖励,注册资本超5亿元的采取“一企一议”奖励,新设市级分支机构,可获得100万元奖励。

促进创新

加速科创主体成长

为进一步加快企业创新发展的动能转换,晋江重点围绕企业、平台、个人三大创新主体出台多个政策进行奖励,激发科创活力。

政策鼓励培育“高精巨新”,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创新主体的支持力度。对首次认定和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奖励;科技小巨人和科技中小型企业在享受省级资金补助后,还可分别享受100%和50%的配套补助资金。

产学研合作也成为政策重点方向。企业与在地高校院所、市级创新平台共建实验室,最高可享受500万元设备补助,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最高补助100万元。

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奖励“买卖双方”,企业购买科技成果实施转化,企事业单位输出科技成果,都可以享受最高100万元补助;对促成科技成果在本市转化的技术机构和技术经纪人,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和20万元奖励。

集聚人才

打造引才用才留才“强磁场”

产业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此次晋江出台人才政策,通过优化人才工作、生活环境,打造引才用才留才的“强磁场”,让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生活有品质。(下转2版)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