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b版:B4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晋江市住建局:

蓄势添能 让晋江城市生活更美好

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项目迎来主体结构全线封顶。

东石檗谷公园一景。

市直机关宿舍老旧小区迎来蜕变。

审批窗口为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项目免费提供审图服务。

本报记者 蔡斯洵 陈巧玲

开局之年当有开局之势、开局之气。

年初传来好消息,晋江城乡建设品质提升综合绩效连续2年蝉联全省优异县市,晋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荣获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荣誉的背后,彰显晋江市住建局“瞄准目标、抢前争先”的干劲和拼劲。

过去三个月,晋江市住建局从服务城市发展大局出发,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泉州市“抓项目、促发展”系列专项行动及“1+6”专项攻坚行动,大力弘扬“晋江经验”,不断开拓思维、担当奋进,全力以赴实现“开门红”,为晋江经济社会发展蓄势添能,让晋江的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助推经济发展

拼抢有进度

一季度,晋江全市建筑业完成产值18.02亿元,同比增长14.5%,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开局关乎全局。

晋江市建筑业的“开门红”带来春天的信心,世界500强企业的助力更提振了晋江全力拼经济的强大信心。

4月21日,晋江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中建六局子公司正式落户晋江。

“中建六局是世界500强企业第9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重要骨干企业。公司实力雄厚、资源丰富,在施工资质、工程管理、技术实力、融资能力、产业链协同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明显领先优势。”晋江市住建局局长陈荣松介绍,此次双方结缘,将围绕新基建、园区标准化建设、安置房建设、片区开发、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领域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有力带动晋江建筑业转型升级,支撑晋江工程项目建设提质提效。

招商引资,筑链强势。今年来,福建建工集团、中建六局在晋子公司纷纷落地,晋江还与中建三局、中建五局、中建海峡、省五建、省二建等大型央企国企达成落地意向。

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贡献者,建筑业企业作用举足轻重。

今年2月,晋江市住建局推动完成建筑行业协会换届,依托协会搭建企业交流平台及工程项目对接平台,帮扶企业承揽业务。

晋江市建筑行业协会换届当天,晋融公司与晋江市建筑行业协会签订金融服务合作协议;杭州泉州晋江商会与晋江市住建局签订招商框架协议;中建四局、中建五局、省五建与晋江市建筑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农商银行、兴业银行分别向晋江市建筑行业协会授信100亿元。晋江建筑企业抱团发展,推动建筑产业规模再上新台阶。

精准助企,方能集聚强大合力。今年来,晋江市住建局持续做好企业资质晋升帮扶,指导实力建筑业企业申请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力争实现特级资质零的突破,同时印发《晋江市进一步促进建筑业发展壮大若干措施操作程序》(2023版),启动受理2022年度建筑业扶持资金受理审核,激发市场活力。

营造幸福生活

民生有温度

新的春天里,晋江市直机关宿舍老旧小区发生蝶变。

整齐的停车位、新刷的墙面、疏通的排水系统、完善的消防设施和智能监控以及井然有序的小区管理……“整个小区焕然一新,有了新气象。”晋江市直机关宿舍的居民陈阿姨高兴地说。

晋江市直机关宿舍小区位于青阳街道曾井社区,建于1993年,有200户居民。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管理,小区基础设施老化、停车秩序混乱、排水排污管道堵塞、公共消防设施破损缺失,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为了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晋江市住建局开展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市直机关宿舍老旧小区5栋楼正迎来焕然一新的蜕变。

居民有了新生活,老旧小区改造的经验也被刷新。“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物业管理和常态运营是相互依存的环节,改造是管理和运营的前提,管理是改造和运营的基础,运营是改造和管理的保障,是一个不断循环的整体。”陈荣松说。

于是,晋江市住建局牵头组织城建集团权属企业与愿景集团权属企业合资成立愿景佳园,入驻晋江28个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晋江市直机关宿舍楼便是其中一个,全力将其打造成晋江推行老旧小区“改管运一体”模式的样板试点工程。

“我们结合‘党建+’邻里中心的概念,将废弃的配套用房进行提升改造,重塑内部功能,以展示‘旧改元素、城市更新和兼顾居民会客议事厅’为功能,为居民提供健身活动的空间、党建会客厅和‘居民的棋类+茶室议事厅’。”愿景佳园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罗帆介绍,通过以上改造提升,进一步增加社区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真正实现了“家门口的幸福”。

老旧小区改造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既是一道“工程题”,更是一道“民生题”。2023年,全市启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7个,涉及户数3599户,楼栋数96栋,总建筑面积43.54万平方米,计划于2023年6月底全面开工,总投资1.2亿元。

“晋江市住建局以适应居民不同生活需求为出发点,重点实施基础类改造,补齐功能性设施短板,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完善类改造和提升类改造。”晋江市住建局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专班负责人张德水说,在实施过程中,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景观”的原则,对小区建筑本体和周边环境进行适度提升改造。

优化营商环境

惠企有力度

前几日,晋江市住建局再次发布惠企政策——为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项目免费提供审图服务,该服务将于5月1日正式实施。

“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审图费用为1.5元,这项优惠政策推出后,将由政府为企业集中购买图审服务,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晋江市住建局审批科科长洪清庭介绍。

当前,晋江举全市之力、聚要素资源推进综合产业园区建设。作为职能部门之一,晋江市住建局全力推动。

3月12日,在晋江经济开发区安东园,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项目迎来主体结构全线封顶。该项目进度喜人的背后,得益于晋江市住建局“模拟审批”“容缺后补”等政策的助力。

“这个项目最初来到审批窗口申请施工许可时,是按照‘桩基先行’来办理的,但是当时他们准备的材料还不是很完整。”洪清庭介绍,“为了让项目早日开工,在确保项目拥有必备要素材料的基础上,我们以‘容缺后补’的政策,为项目提前开工创造条件。”

在晋江市住建局的推动下,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项目实行承诺制,以建设与报批并行,桩基施工、基础设施先行,项目提前了三个月开工。

优化营商“软环境”,拼出发展“硬实力”。

4月21日,晋江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会上,晋江市住建局的承诺掷地有声——

服务项目“帮代办”。为园区标准化项目开通“绿色通道”,提前介入指导,在园区设立单一窗口,一次性收齐材料,远程审核、办结,一站式全程服务。

推行审批“容缺后补”。实行施工许可申请“容缺后补”政策,推行“桩基工程”先行施工许可,促进项目早开工,节省时间三个月以上。

审批服务再提速。再造流程,施工许可阶段3个事项并联审批,业主申报材料由16项精简至4项,办理时限由3个工作日提速至当日即办。竣工联合验收阶段5个事项并联审批,业主申报材料由24项精简至6项,办理时限由8个工作日提速至当日即办。

一句句承诺,一项项举措,晋江市住建局正全力聚焦“守底线、有突破、勇担当”,以靠前、创新、高效的服务,营造住建领域优质营商环境。

守护历史文化

传承有厚度

3月2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公布了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晋江市东石镇檗谷村榜上有名,成为本批次晋江市唯一入选的村落。

驱车驶入檗谷村,沿着环境清幽的檗庄公园往里走,就来到闻名遐迩的古檗山庄。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古檗山庄功不可没。

静谧的古檗山庄置身一片绿树中。为了保护好这个山庄,几年前,檗谷村征收了旁边30多亩的土地,建起檗庄公园。

“如果山庄四周都建成房屋,周边的生态环境就会遭到破坏。”檗谷村党总支书记黄拥护介绍,因此,檗谷村下大决心,花了几年时间,坚持不懈推进土地整理、环境整治、公园建设。最终,不仅为村民留下了一处可休憩、可锻炼的美丽乡村公园,同时,也提升了山庄周边环境。

中国传统村落是生活生产中的遗产,又饱含着传统的生产和生活。在晋江,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是整体保护。

春光明媚,穿越了600多年历史尘烟悄然新生的晋江梧林传统村落,吸引着八方游人慕名而来。

在闽南风情馆,随着阵阵锣鼓声起,一场精彩的布袋戏正在上演。看演出不过瘾,观众纷纷套上布袋木偶,学习体验木偶戏技艺,沉浸式地感受闽南非遗文化的魅力。

这座记载历史的村落,如今不仅保有乡愁,还获得全新生机,活了起来。梧林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严守“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理念,突出家国情怀、区域特色,科学规划布局,保留村落原有肌理。

“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晋江高度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坚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乡愁记忆,留住根脉文脉。”晋江市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

近年来,晋江市住建局秉承“固态保护、活态传承、业态提升”原则,全面推进对历史建筑的挂牌、测绘建档、保护图则制定工作,积极推动历史建筑、传统建筑修缮,鼓励历史建筑的合理利用,加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力度,真正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目前,晋江已有新塘街道梧林村,灵源街道灵水村,龙湖镇福林村、南浔村,金井镇福全村、塘东村、围头村,安海镇瑶前村,东石镇檗谷村等9个村(社区)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同时,安海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五店市街区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福全村、福林村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围头村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并有历史建筑296栋、传统风貌建筑12栋,全市保护名录日臻完善。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