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多彩非遗,弘扬传统文化。为了让更多孩子认识身边的世遗文化、非遗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由晋江经济报社主办,晋江文旅集团晋博坊·甲第项目承办的“泉州非遗文化体验之旅”研学活动于4月15日开启。
首场活动,主办方邀请了晋江磁灶梅溪吴氏陶艺二十四代传承人、福建省级非遗项目磁灶窑陶瓷烧制技艺晋江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吴康为为孩子们讲述滴水兽文化,并指导孩子手工DIY滴水兽。
此次活动吸引了池店镇桥南中心幼儿园、池店镇状元里中心幼儿园60多组亲子家庭到场参与。一起来看看精彩的活动花絮!
手绘世遗泉州百米画卷亮相
活动开始前,吴康为展示了他手绘的世遗泉州百米画卷,画卷中有22个泉州的著名景点,磁灶窑、安平桥、草庵、六胜塔、顺济桥……
“泉州申遗成功,我就有了把泉州22处世遗点‘搬’到百米国画长卷上的想法。”吴康为介绍,22个景串联成一幅画,并不只是单纯地把景搬到画纸上,还要将每个景融入人、事、物,展示每个世遗点的文化精髓。为了完成这幅百米长卷,吴康为经常到景点附近考察和写生,并拜访附近的长辈,对景点进行全方位剖析,只为笔下的世遗点能够更全面翔实。
当天,手绘世遗泉州百米画卷一亮相,就吸引了不少孩子关注的目光。“看,这是磁灶窑。”“这是草庵。”……孩子们围在画卷旁,兴致勃勃,认出了泉州的一个个世遗景点。
争相和大师合影留念
闽南滴水兽大多为传统吉祥图腾,富有闽南本土色彩。匠人手中承载着滴水兽的工艺文化,他们将其作为文创产品发展,使滴水兽再融入人们日常生活,成为带着温度和乡愁的物件,也使得滴水兽的生命得以延续。
在现场,吴康为介绍了磁灶窑和滴水兽的相关历史,并指导孩子们如何手工DIY滴水兽。“看到孩子对这个感兴趣,我很开心。”吴康为说,现场有不少孩子掌握了技巧,将滴水兽描绘得惟妙惟肖,很有天赋。
活动结束后,吴康为成了“网红”。不少孩子拿着作品,争相和大师合影留念。“这样的机会很难得,特别是孩子能和大师一起合影。”不少家长表示,通过这场活动,孩子们收获了很多,也更加了解了家乡的非遗文化。
频获咱厝园长点赞
“带着对闽南文化的好奇,我们幼儿园组织了数十组亲子家庭走出教室,参与本报组织的非遗文化体验之旅。亲临闽南滴水兽DIY的现场,在多感官、多维度、真操作中,孩子们成为探索者、研究者、观察者,更是身临其境的体验者。在磁灶窑陶艺大师吴康为的介绍和示范下,孩子们借助眼睛的凝视、指尖的触摸、思维的创想,感受闽南滴水兽的生动有趣,体会闽南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了与自然、文化的亲近感。”状元里中心幼儿园园长黄培贝表示,此次研学活动作为“行走的课堂”,是帮助孩子们开阔视野、以研促学、知行合一的良好方式。而孩子们之间也建立了友情,亲子家庭之间还增进了亲子互动。
桥南中心幼儿园业务负责人王明雅告诉记者,该园同步组织了数十组亲子家庭参与此次活动,认识富有闽南特色的滴水兽。活动现场,吴康为向大家介绍了滴水兽的历史知识,增加了孩子们对这一文化的了解。同时,主办方还为大家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孩子们通过手工体验绘制滴水兽,发挥自己的创意,绘制了自己喜欢、造型可爱的滴水兽作品,让此次认识非遗文化的课程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我也带着我家两个小宝贝一起走近非遗、了解非遗,让他们初步建立守护非遗、传承非遗的美好心愿。在绘制滴水兽时,两个孩子的小眼神是非常专注的,最后他们拿着绘制完的滴水兽在我面前‘炫耀’。”王明雅补充道,原本她以为小小的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非遗文化,但当她看到他们小心翼翼地保护着手中的滴水兽时,她知道此次活动已经在孩子心中播下保护、传承非遗的种子。
家长声音
徐忆涵妈妈:通过滴水兽的制作过程,让孩子打开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也感受到不同色彩搭配带来的丰富视觉体验,同时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植入文化传承的理念。与此同时,通过这次活动加深了我和孩子的有效沟通,在互动过程中让我进一步了解到孩子对美的感知。
江博妈妈:此次亲子DIY活动,其绚丽的色彩、优美的线条,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民俗文化盛宴。孩子们亲身体验非遗文化制作过程,近距离领略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老师耐心讲解了民俗文化,展示精美作品,让孩子们感受文化的魅力。作为家长,我很开心,也很荣幸带孩子接受此次非遗文化的熏陶。孩子被民俗文化深深吸引,我想这是我们家长追求的返璞归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