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永和派出所推进“四治”融合

打造“警源治理”工作新格局

本报记者 王诗伟

昨日,记者从晋江市公安局永和派出所了解到,近年来,该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动“四治”融合,全力打造满足人民期盼的现代化警源治理工作新格局。据了解,今年第一季度,永和派出所接警同比下降7.2%,有效警情同比下降8.9%,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6.8%,其中,刑事警情同比下降7.4%,辖区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以自治为基点

共建和谐乡村

“土地使用证上写得清清楚楚,这地方是我的,我一寸也不让!”日前,永和镇马坪村一名60多岁的老人因土地问题与邻居发生了口角。过去几年里,老人与邻居没少发生纠纷,邻里关系颇为紧张。

“我们在入户走访中,发现了这一邻里问题。我们认为,如果矛盾没有解决,积怨只会越来越深,容易造成矛盾升级。”马坪村宗亲评理调解委员会的民警曾開云和多名宗亲评理调解员、网格员多次走访双方当事人,通过耐心沟通、悉心调解,仅一周的时间,便成功化解了这起存在十多年的矛盾纠纷。

从“群众有纠纷,警察来出面”到“警察入村找纠纷”,马坪村宗亲评理调解委员会通过“1个村党委委员+1个宗亲评理调解员+1个警务巡逻队员”的网格调解自治模式,把“单边式”发力转变为“协同性参与”,将突击式处置的工作方式转变为常态化调处,以主动性服务,成功实践出“社情民意在‘格’中掌握、社会治理在‘格’中加强、矛盾纠纷在‘格’中化解、便民服务在‘格’中推深”的基层警务网格自治经验,营造了“永结邻里情、和谐满村屯”的“永和”治安氛围。

据了解,马坪村宗亲评理调解委员会去年7月成立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300余起。

以法治为纲领

助推平安建设

“我受了工伤,但不清楚伤情等级,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近日,永和派出所“巾帼宣讲团”在入户走访时,遇到群众求助,经过一番讲解,该群众学会了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深入群众开展普法宣传和引导有困难的群众自主维权,是永和派出所“巾帼宣讲团”的工作日常。永和派出所征集24个村的女网格员组建了这支“巾帼宣讲团”,充分发挥基层妇女离群众近、细心、有亲和力及熟悉家庭生活等优势,登门入户“面对面”宣传、“点对点”教学、“心贴心”服务,把“普法”当“家常”,把“最后一公里”变成“零距离”,用心用情引导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

今年初以来,“巾帼宣讲团”累计进村入户19次,累计结合普法、反诈宣传21场,协助5户群众维权。

以数智为推手

赋能基层治理

据了解,为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永和派出所建立了社区警务“1+1+N”管理模式,每个网格由1名民警、1名辅警及若干名社区网格员组成社区警务队,深入推动“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全方位、动态化采集、录入、更新各类信息,确保实时、实名、实数、实情。

为避免出现“重建设轻应用”“重管理轻服务”及群众参与不足等问题,永和派出所进一步深化“连心群”工作机制,以“微信群”为依托,把议事厅建在“线上”,实现警民直达、上下联通、双向互动。在建设好警务网格社区群的基础上,该所还组织辖区出租房屋房东、二手房东共同建立“出租房屋管理”微信群,确保10人以上、30人以上、50人以上、100人以上出租房屋全部登记在册,做到数据详实、知根知底。同时,充分发挥房东在出租房屋阵地中的“鹰眼”作用,畅通基层社会治安隐患线索反馈渠道,深化群防群治。

以德治为先导

焕发文明活力

泉州市第一座镇级见义勇为文化主题公园坐落于永和镇。永和派出所打造了集见义勇为宣传教育、道德教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见义勇为工作站,让群众在公园健身休闲的同时,接受社会正能量熏陶,引领更多人参与和支持见义勇为事业。通过构筑“勇担、勇创、勇为”“和睦、和美、和谐”的“勇和”警营文化,重点突出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的引领价值,弘扬社会正气,焕发文明活力。

永和所见义勇为工作站现有见义勇为志愿者2069名,累计协助公安机关破获案件千余起。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