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1b版:菲律宾 上一版   
上一篇

“英林心”暖人心 7年救助困难群众超1700户

本报记者 苏明明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点亮银河。七年来,在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的带动下,晋江英林各界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敬老爱老活动。有的成立慈善基金,每年发放慰问金;有的乐善好施,为重病家庭点亮希望;有的加入志愿服务队,定期参与志愿服务……

七年来,“英林心”足迹遍及英林镇全域,走访救助困难群众超1700户,慰问老年人1600多人次,用一颗金子般的爱心,温暖了这些特殊群体的心。

扶贫济困 点燃希望新火花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附近一间简陋的出租房里,来自英林镇埭边村的18岁小许和爷爷奶奶租住在这里,以便每周两次的术后检查。在没有检查的日子里,小许认真自学功课。如果没有因病休学,此时的他应该像普通的高三学生一样,紧张备战高考。

“明年!明年我一定能参加高考。”小许说,慢慢恢复的不仅是他的身体,更是他对未来的希望。“这一切,要感谢许许多多的爱心人士,特别是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

父亲重病,母亲出走,小许从小由爷爷奶奶抚养。11岁时,小许在一次学校组织的体检中发现血液异常,家人带着他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被告知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此后,家人带着他奔波于福州、北京、天津等地的医院。

出于多重考虑,家人决定让小许接受药物治疗,并定期体检。然而,小许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因为长期服药,身体逐渐承受不住,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进行骨髓移植。“医生说,手术及术后排异治疗,我们要准备五六十万元(人民币,下同)。”小许的二伯父说,这笔钱对于他们这样的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数目。

在周边邻居、长辈的眼中,小许从小是一个懂事又努力的好孩子,中考考入季延中学。“他应该有更远的路要走,而不是止步于此。”小许的二伯父说,在他们积极筹措这笔手术费时,许多人伸出了援手,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

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得知小许的情况后,先后送来了两笔善款,共计105000元,恰似一场及时雨。去年年初,小许接受骨髓移植手术,目前正在进行术后治疗。“他已经想着将来要考什么大学,还说一定不辜负所有人的期望。”小许的二伯父说。

用爱心点燃困难群体希望的火花。在英林,像小许一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据统计,七年来,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支出济困基金4493.18万元,救助弱势群体超1700户,受益群众2500多人次。

敬老爱老 托起幸福夕阳红

日前,泉州市“英林心”杯首届男子气排球比赛在英林镇嘉排村气排球馆举行。这场比赛,参赛人员年龄在55周岁以上,但这丝毫不影响比赛的精彩程度,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绝招,传球、垫球、起跳、扣杀、拦网……激烈的对抗,引来观众的阵阵欢呼。

“太久没这么酣畅淋漓地比赛了,非常过瘾。”嘉排代表队的球员姚文镇笑着说,虽然嘉排队最终没有进入前三,但能够与各地强队比赛切磋球技,已经是一件令他们感到非常开心的事。

这场由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冠名的气排球比赛,不仅一群“老男孩”玩得开心,赛场外的老球迷也是看得津津有味。“难得有这么高质量的比赛,我是一场都没舍得落下。”当地老人洪清流入住在排球馆旁边的南湾敬老院,踱步即到。

而说到南湾敬老院,洪清流亦是赞不绝口,“去年,敬老院再次提升,改造了消防设备及适合老年人的设施,我们住起来方便了不少。”据悉,敬老院内还有阅读室、书法室、南音室等功能区,供入住的老人学习娱乐。

“去年以来,嘉排村大力推进‘党建+’邻里中心建设,通过整合现有空间、资源,不断健全‘1+6+X’功能体系,全力打造高效便民服务圈。”嘉排村党委书记张少迎介绍,在“老有所养”这一功能上,不仅改造提升南湾敬老院设施设备,还每月定期开展健康义诊,免费为老年人体检,同时开设“老年讲堂”,宣传各类防骗、健康常识。

看到嘉排村敬老爱老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今年年初,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向嘉排村捐赠10万元,支持嘉排村将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老年人活动持续开展下去。

为营造敬老爱老社会氛围,七年来,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先后举办了重阳节、敬老感恩月等活动82场次,支出敬老基金2608.68万元,提升完善养老场所20个、慰问老年人1600多人次。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