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愿景为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城市性质为中国品质之都、闽西南创新高地、海西品质城市。
分阶段发展目标为,到2025年,各类安全底线得到有效保障,产业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更加优化,生态保护体系、现代农业体系、城乡融合体系、陆海统筹格局得到提升,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初步建成,成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主力领军。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城市综合竞争力保持全国前列。基本形成“和谐有序、高效集约、协调联动、美丽宜居”的国土空间,城市核心功能转向技术创新、品牌驱动和区域金融商贸物流中心等生产服务职能,建成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
按照规划,到2035年,晋江市人口规模约270万人,建设用地约430平方公里。
全面对接“环泉州湾”强中心战略
根据《规划》,晋江将全面对接“环泉州湾”强中心战略,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为“全市一城、一主两辅、双湾双带”。其中,主城助力泉州建设中心城市,打造强中心集聚人力、经济要素;辅城,晋西——共谋晋厦发展,晋南——强化滨海特色;双湾,指环泉州湾、环围头湾;双带指泉厦漳科技创新走廊、滨海旅游发展带。
构造多元住房保障体系
根据《规划》,晋江将加大保障力度,构造多元住房保障体系。结合多元服务人群,重点提供优质住宅、品质化住宅及保障性住房。其中,青年人才提供优质住房,核心家庭提供品质化住宅,务工群体提供保障性住房。
此外,根据《规划》,晋江将分区引导,稳定住房发展总体格局。在老城更新方面,结合城市更新、微改造优化老城住区环境,补齐老旧小区设施短板,优化住宅环境品质。在产业配套方面,结合产业配套,补齐产业片区职工住房短板,结合就业中心布局居住用地,推进产城融合。在宜居改善方面,结合人才需求,培育科创新城高品质住区,供给高品质社区,满足科创人群品质需求。在生态宜居方面,结合旅游生态功能,建设紫帽山、九十九溪等生态宜居社区。
内通外畅 交通提速提效
根据《规划》,到2035年,晋江将构建互联互通立体交通系统——123体系,即环泉州湾1小时,厦漳泉都市圈2小时,全国主要城市3小小。此外,还将建设快捷一体的交通网——“152030”快速交通体系,即市民在晋江任何一个地方15分钟内可上高速,市区20分钟内可到达任何一个镇街,各镇街之间30分钟内实现通达。
《规划》还显示,到2035年,晋江将构建“三环七射”高快速路网,激活城市发展动力。强化中心城区与晋西、晋南辅城快速联系;强化重点园区与各类枢纽之间相互联系;强化港城互动,增强交通枢纽与道路体系之间联系,优化断头路建设,畅通区域交通“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