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b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西滨镇携手福州大学

共建“光催化”合作基地

本报讯 (记者 蔡培仁 秦越) 近日,晋江市西滨镇人民政府、西滨镇商会与福州大学光催化研究所举行光催化政研商合作基地共建签约仪式。今后,围绕西滨产业发展布局和转型发展需求而生的光催化合作基地,将为西滨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能量。

记者了解到,早在此前,西滨镇已经在光催化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并促成福州大学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本土企业共同研制的相关设备落地西滨。

在位于西滨镇的晋江东亿鞋业有限公司,一台融合多功能一体化废气预处理系统及多元光催化VOCs废气净化系统的大型设备正有条不紊地运行。这台由本土企业和福州大学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研制的设备,有效改善了东亿鞋业的废气治理情况。

据介绍,东亿鞋业原先在废气排放上采用的是常规的活性炭分解,一个月的运行成本需数十万元。这套光催化设备投入使用后,公司每个月的运行成本直接降到3万元以下,废气排放指标也远远低于福建省地方标准。“光催化设备的投入带来最直观的变化还有订单量的攀升。”东亿鞋业公司副总经理戴子强介绍,设备投入使用后,企业生产产生的废气得以高效率、低成本处理,整个厂区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这也成为东亿鞋业在承接代工业务时快速通过验厂标准的“利器”,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青睐。

据悉,东亿鞋业的新变化只是西滨镇启动光催化政研商合作的一个缩影。“我们以东亿公司作为试验点,以进一步了解光催化项目的使用效率。”西滨镇商会会长黄趁银表示,本次签约,可以很好地发挥商会的桥梁功能,并借力高校科研机构资源,助推西滨产业升级。

“此次签约是西滨镇落实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和晋江市委‘1+6’专项攻坚行动的举措之一。政研商三方合作模式成立后,将引进高校科研力量,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同探索光催化技术在降低废气治理成本、减少废气排放等方面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进辖区绿色园区项目建设,促进辖区环境治理优化,推动西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西滨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