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阙杨娜 通讯员 魏智文
日前,自然资源部发布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公示名单,晋江市成功入选,荣获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称号。近年来,面对日趋紧张的土地资源要素瓶颈,晋江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节约集约用地、高效利用土地”这一主线,进一步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坚持优化增量、盘活存量、调整结构、严格监管、创新服务,通过一系列创新探索,推动节约减量、集约高效,充分激发内生动力、用活自然资源。晋江市单位GDP建设用地面积逐年下降,以我省1/200的土地创造全省1/16的GDP,有效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探索节约集约模式贡献“晋江方案”和“晋江路径”。
优化增量,促进用地布局集约
近年来,晋江市通过强化规划引领,引导园区集聚,严把准入关,有效地促进了用地布局集约优化。
城市的用地空间、资源的节约集约离不开规划引领。近年来,晋江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通过科学编制规划,统筹全市空间布局。截至目前,已形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初步成果,统筹划定“三区三线”,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为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预留空间。加快产业空间布局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70个、覆盖面积达60平方公里,村庄规划编制105个、覆盖率达92.1%,控规数据库入库428个,试行地块控规图则、村规图则双编制,初步建立“总规为纲、专规为补、详规为主、城市设计为辅”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工业入园、产业划定是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必经之路。晋江市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聚集,统筹区域功能、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推进片区(园区)改造提升,着力打造“一区多园”的产业空间格局。同时构建两级产业区块控制线,严格控制和保护以工业为主导的功能区块,以市级—镇街级工业园区(市级14个,镇街级32个)为基底,初步划定产业区块257处、面积37.95万亩,明确今后全市产业发展空间,保障企业发展需求。
产业区块划好了,但不是想进就能进。一方面,晋江市加强布局、结构、用途、规模等总量约束,从源头上实施严格的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在项目策划阶段,把亩均销售收入、亩均税收等指标纳入项目用地准入门槛,对不达标的一律不予安排用地计划。另一方面,严控工业用地规模,对用地面积10亩以下的一般工业项目引导进开发区或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原则上不再单独供地;对用地面积100亩以上的工业项目,强化把关、分批供地,引导优先使用存量建设用地。
盘活存量,释放低效用地潜力
初春时节,记者走进集成电路小微工业园一期项目,只见7栋标准厂房整齐排列,生产区、研发办公区、生活配套区齐全,人员进进出出,一派忙碌景象。
据介绍,该项目原用地面积约102亩,厂房却只有约1.2万平方米,容积率仅0.38,用于租赁汽车维修、机械加工制造及塑料制品生产,租金每平方米只有7元,项目效益产值低。晋江市按照盘活利用低效用地及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工作安排,做好区域规划设计,引入晋华、渠梁等知名龙头上下游配套产业,规划建设面积11.38万平方米、容积率1.61(航空限高)。目前,已对接50家企业,计划投资60亿元,达产后预计亩均产值达500万元,亩均税收达35万元。
“晋江市出台相关措施,建立集约评价机制,有效盘活利用低效用地;同时,挖掘矿山生态空间,在盘活存量方面做足了功夫。”晋江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英俊介绍。
据悉,晋江市出台《支持推进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十五条措施》,支持独立分宗的法拍地块单独计算指标报建,建立了低效用地腾退机制,对低效企业开出归宗改造、协议收回、协商共建、嫁接项目、完善配套等药方。推行“亩产论英雄”,对新出让工业用地、按期开竣工、项目投产后三年内亩均税收达标的企业,予以原缴纳土地价款的30%的补助。出台《深化工业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及结果应用的实施意见(试行)》,将企业划为A、B、C、D四类,在用地、用能、排污、融资、评奖评优等方面实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推动用地节约。
此外,晋江市发挥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政策优势,高规格成立试点工作指挥部,抽调45名骨干集中办公,探索通过“政府收、市场换、司法拍、异地挪、低效提”等模式,分类盘活低效用地。在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清理处置上,晋江市采取“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分类处置、数据支撑、督考一体”的清理处置机制,从“要指标”向“挣指标”转变,2020年以来累计清理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超1.2万亩,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处置任务,处置面积均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晋江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编制废弃矿山治理十年规划,探索“修复+低效用地开发”“修复+产业导入”等多元化生态修复模式,逐步引导从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向依靠项目带动修复的模式转变。截至目前,已利用废弃矿山修建了英林镇英山公园、永和镇玉村休闲广场,由废弃石窟改造的永和镇巴厝矿坑秘境公园项目一期、西坑石窟生态公园项目也已完工,有效开发废弃石窟空间。
调整结构,构建开发利用体系
“除了优化增量、盘活存量外,为节约集约用地、高效利用土地,晋江市还调整结构,构建合理的开发利用体系。”晋江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英俊介绍,晋江市不仅强化土地供应市场化配置,还积极探索地上地下空间立体开发,特别是通过实行城建“大统筹”“七个同步”等手段,有效促进了产城融合。
——强化土地供应市场化配置。晋江市允许工业项目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出让等灵活供地模式,推行“标准地”出让,让企业从拿地到开工省时省力,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此外,允许以工业为主导功能的混合产业用地出让,单一工业用地可兼容研发、创意、设计、中试、检测功能等其他产业用途。同时支持工业物业按幢、层固定界限进行分割转让,满足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空间需求。
——探索地上地下空间立体开发。晋江市支持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鼓励零地增容,支持容积率上限按控规上限执行并允许突破3.0。目前,三斯达项目正在办理提容手续(容积率达到3.8),预计可新增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晋江市还支持成长型中小企业升规纳统,用地容积率按4.0确定。2022年,办理2376亩工业用地提高容积率手续,提容后可零地新增建筑面积约194万平方米。日前,晋江市成功出让首宗国有建设用地地下空间使用权,成为首宗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成功案例,开创用地分层出让新模式,有效提升地下空间利用效率。
——促进产城融合。近年来,晋江市实行城建“大统筹”“七个同步”(项目策划、规划设计、征地拆迁、手续报批、招商引资、安置建设、配套建设),高效推进片区更新改造,提升人居环境,连续两年获评福建省城乡建设品质提升综合绩效优异县市。晋江市支持2017年前出让的工业项目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建筑面积由7%提高至20%进行报建,解决早期出让遇到的报建问题,保障企业增资扩产需求。比如,福建省奔浪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原出让合同约定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建筑面积比例是7%,按该政策支持其以18.96%的比例进行设计方案审查和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
严格监管,源头稳控用地行为
“签了出让合同、投资监管协议‘双合同’后,我们感觉压力比过去更大了。”近日,福建鹭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不过,这也催促企业加强自我约束,按照监管协议和出让合同约定履约。
去年,晋江市出台《建设用地全流程监管实施方案》,实行供地前期、供地、建设审批、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生产经营等全环节全链条全流程监管,建立出让合同、投资监管协议“双合同”监管机制,进一步明确提容增效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亩均效益要求,严格批后监管、日常动态监管,特别是聚焦闲置土地行为、“炒地”行为、投产后年亩均纳税未达标行为等开展履约情况大排查,实行违约责任处罚,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有效规范土地市场秩序。
2021年以来,晋江已签订监管协议83份、总用地面积2492亩,投产后预计产值64.24亿元、年纳税4.1亿元。
据介绍,近年来,晋江市通过“市级统筹、部门协作、镇街主责、村级主体”的责任联动机制,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开展耕地保护绩效考核,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重拳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将卫片图斑、督察图斑等各项数据整合纳入国土资源“一张图”业务系统,实现信息化监管运用,为盘活利用存量土地、节约集约用地等决策提供科技支撑。
2020年以来,晋江市牢记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在加强日常土地执法巡查基础上,运用自购卫星遥感影像手段实时监测分析违法破坏耕地图斑,在连片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布设视频监控,构建“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全天候监管保护格局。去年,晋江市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建项目用地行为的通知》,聚焦耕地保护薄弱环节和关键点,疏堵结合,引导公建项目依法依规用地。该文件获省自然资源厅向全省推广。
创新服务,提升项目落地效率
“早在这两个地块报批土地手续时,我们就在自然资源局的指导下,按地块的规划要求设计方案,并办理了‘多评合一模拟审批’。等到我们拍得这块地后,自然资源局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协助办理缴税等手续,提前完成土地权属、水土保持、桩基施工等手续的预审工作,自缴清款项至交地日(扣除节假日、疫情等影响),前后用时不到6个工作日,节省了大量的手续办理时间,让我们早早取得‘五证’,真切感受到‘拿地即开工’的便利。”近日,恒安项目负责人刘清贤高兴地表示。
1月5日,在恒安(中国)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年产19亿片纸尿裤、67亿片湿巾项目两宗工业用地完成交地当天,晋江市自然资源局一次性向项目业主发放了土地出让合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手续,标志着晋江市实现工业项目“五证同发”新模式。
“五证同发”是晋江市推出的新模式,而早在2021年5月晋江市就全省首创推行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多评合一模拟审批”模式。“模拟审批”通过后即可启动施工图设计和审查。待建设项目达到法定审批条件后,可在3个工作日内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破解企业头疼的“开工慢”难题,助力项目快落地。施行以来累计受理375宗、办结316宗,平均节省办理时间2个月。
去年以来,项目审批时限再提速,工业用地提容审批时限由原先的75天压缩至27天(需调整控规的办理时间由原先的136天压缩至45天),简化设计方案联审范围、联审部门和时限,5万㎡以上的压缩联审部门至5个以内、压缩联审时限至3个工作日,审查用时由原先1个月提速至2周内。去年7月,晋江市在全省自然资源上半年工作会上作“模拟审批”典型发言。
晋江新智造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施工人员正抓紧作业。该项目主导引入智能制造、智能轻工及关联产业企业,将打造集商务、研发、中试、设计、生产及生活配套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园。作为首宗带建筑设计方案出让并实现“四证同发”的工业项目,自去年9月末进场施工至目前,已完成一期北区6栋主体封顶,3栋主体在施工,已吸引19家优质企业入驻。
陈英俊表示,下一步,晋江市将贯彻落实节约集约用地理念,以入选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为契机,继续创新提炼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优化配置新机制,营造节约集约自然资源示范引领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