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朱艳) 为了推动公共自行车无桩化升级和智慧停车“扩面”建设工程两个“为民办实事”项目的落实,2月27日下午,晋江市城市管理局召开2023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专题会。
会上,智信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天文汇报公共自行车无桩化升级项目方案。该项目作为2023年晋江市“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通过加装智能车锁、ECU技术和芯片传感技术等改造现有251个有桩站点,拟新投放1500辆轻便自行车(包括1000辆时尚款自行车、500辆亲子车),进一步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前期,晋江市城市管理局联合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组织开展公共自行车网上民意调查、漳州市公共自行车项目考察、浙江省公共自行车项目调研考察,结合晋江市公共自行车现状,制定无桩化改造提升方案建议书。该项目预计3月份启动公开招投标,4月份启动建设,6月底完成项目建设,正式投入使用。
据了解,智慧停车“扩面”建设工程今年计划在原有6689个智慧停车位基础上,新建3000个智慧停车泊位(包含2700个地磁泊位、300个智能化泊位)。该项目预计3月份启动建设,10月份正式运营。
新建智慧停车泊位预计在青阳、梅岭和罗山街道停车需求量大的路段加密选点,同时,向陈埭、池店、东石、深沪、永和等镇区推进规划建设,并向城镇化较成熟的村(社区)路段规划建设,进一步缓解停车难、乱停车问题。
会议要求,项目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细化方案内容、精细选点选址、强化车序管理,确保项目便民、为民;要充分论证、优化布局、合理定价、智慧监管,确保该项目既便民停车,又价格公道。
晋江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景珊表示,项目建设要从惠民角度出发,优化资源,加快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要持续改善民生,充分考虑晋江实际,紧扣市民出行难点、痛点,集中财力办大事好事;要立足公共自行车、智慧停车现有资源,精细规划路线、点位,进一步优化布局、整合资源,不断探索智慧监管新模式;要进一步优化方案、倒排项目工期、定实责任,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