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晋江农商银行获悉,日前,在全省农信系统2023年工作会议上,晋江农商银行荣获全省农信系统“服务乡村振兴优胜奖”一等奖。因农而生、为民而为。2022年,晋江农商银行牢记金融为民初心,扎根晋江这片沃土,勇当“乡村振兴主办银行”,将普惠金融延伸到镇村的“神经末梢”,心中有民、脚下有土,用“农商担当”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让乡村兴起来。
截至2022年12月末,晋江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近350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304亿元,比年初增加27亿元,增幅10%,占各项贷款的89%,涉农贷款市场份额保持晋江市首位;制定出台“乡村振兴贷”专项管理办法,通过福建省金融服务云平台,为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等发放全省首批“乡村振兴贷”,授信总额超2230万元。
——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感,让乡村活起来。
晋江农商银行与晋江市委组织部、乡村振兴办联合发文选派全市首批52名中层干部、网点负责人挂职担任20个镇(街道、开发区)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此外,向全市399个村(社区)派驻金融助理278名,聘任乡村振兴信息员112名,形成进村入社区的强大工作合力。建立起乡村金融服务“三通”格局,即机构网点“乡乡通”、便民服务“村村通”、电子银行“户户通”,为27万农户建立金融档案,发展手机银行客户超78万,实现客户足不出户即可办理金融服务。
——盘活农村资产要素资源,让乡村富起来。
主动对接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晋江农商银行以金融杠杆撬动农村“两权”等生产要素,开发“福村贷+农房乐+农田贷+农地贷+农股贷”系列产品,完善“特色要素+特色产品”体系,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助推农村经营“新主体”发展。其中,以晋江被列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为契机,创新推出并不断升级全市首款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农房乐”。目前,“农房乐3.0”作为该行助推乡村振兴拳头产品,以额度高、期限长、利率低、还款方式灵活等优势在农户、农村个体经营户中成功“出圈”。截至12月末,该产品授信户数超400户,授信金额超3亿元,获评“全国农村金融十佳服务乡村振兴产品”。
——掘金绿色金融蓝海,让乡村美起来。
紧扣碳中和发展导向,大力支持绿色农业、智慧农业、人居环境整治、污水废气处理等重点领域,晋江农商银行大力推广能源贷、光伏贷,截至去年12月末,绿色信贷余额14亿元。全市独家提供乡村裸房整治、危房改造、翻建装修贷款“美丽家园贷”“建房乐”“爱家贷”等产品,累计授信超千户、金额超1亿元。全市首创“信用船”“渔业养殖贷”“船油贷”“鲍鱼贷”等 “非标”或类信用担保贷款产品,支持海洋渔业经营主体发展生产,支持海洋加工企业、冷链物流企业等转型升级。各类涉海贷款户数近千户,余额超10亿元。
——构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让乡村联起来。
晋江农商银行以密切“三农”利益联结为核心,主动融入农业经营发展变革,引入新型涉农优质主体入股该行,是全省农信系统首家实现供销社、经联社“双入股”行社。持续推进乡村信用工程建设,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等创建认定,积极参与构建市、县两级域内“共建、共认、共享”的乡村信用数据库。同时,加快推进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主体的信用采集评价、电子信用档案建设、信用评价结果应用等。截至12月末,创建信用乡镇3个、信用村55个,评定信用农户14万户。
晋江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还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弘扬“晋江经验”,不断丰富“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内涵,调动全行上下服务乡村振兴的全面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推进全面乡村振兴贡献“农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