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四季,美好生活,二十四节气养生课,听咱厝知名中医话你知。为弘扬中医养生与防病文化,让公众了解和掌握节气养生的知识,《晋江经济报》健康融媒体平台特别开设《节气养生》专栏。
“立春到,春天来。”上周六(2月4日),今年的立春节气如约而至。本报健康融媒体平台邀请晋江市中医院副院长、中医主任医师蔡文墨为大家讲述立春节气的养生方法。
今年第一个节气来了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2023年的“二十四节气”,在“立春”这个美好的节气中徐徐铺开。立春,万物复苏,我们也一起迎接2023年春天的到来。
“立春,又名立春节、正月节、岁节、改岁等。立是建立、开始的意思,立春则预示着春天的开始,新一轮回的开启。立春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都是一个反映季节更替的节气。立春的到来,标志着千里冰封、万物闭藏的冬季已经过去,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天就要到来。”
立春如何养生?
自立春起,便迎来了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此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界的变化,由冬时的向内潜藏,渐至春季的向外生发。因此养生要顺应自然界“生”的特点,要“助阳生发”,莫要收敛阳气、耗损阳气。
蔡文墨介绍,立春养生,要疏达肝气,养精神,调达情志。蔡文墨介绍,《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中医认为春季应肝脏,肝脏以舒畅调达为顺,嗔怒抑郁为逆,逆则易伤肝脏,故情志养生要顺应春阳升发、肝喜调达的特点,此时要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乐观开朗,以应春生之势。
立春养生,宜捂,渐减冬衣。蔡文墨介绍,俗话说“春不减衣,秋不戴帽”,冬末春初,虽气温回升,但仍以寒冷为主,若骤减冬衣,易冒受风寒,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明代汪绮石就在《理虚元鉴》中指出“春防风,又防寒”。因此,早春宜“捂”,穿衣仍以防寒为主,要渐减冬衣。
立春养生,要避劳倦,夜卧早起。蔡文墨介绍,立春之后,作息时间也与冬季不同,要“夜卧早起”,就是要人们养成晚睡早起的生活习惯。因春季万物始生,白昼渐长,睡懒觉不利于阳气生发。但晚睡也要适度,一般不超过23点。此外,居室内应多开窗通风,保持新鲜空气,这样也是预防流感的最佳方法。
立春养生,要缓运动,劳而不倦。蔡文墨介绍,初春时节,可适当地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但应选择一些节奏和缓的运动,要缓而不急,劳而不倦,如踏青、散步、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让全身放松,心情愉悦,这样才可顺应阳气生发之势。